美國總統川普的大嘴再惹禍?《華盛頓郵報》爆料,川普(左圖左/美聯社)日前接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右)時,披露了涉及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軍事行動的高度機密情報。此舉不但可能讓情報線人身陷險境,也動搖了盟友信任,引來共和、民主兩黨強烈抨擊。今次事件恐會演變成為另一場政治風波。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大嘴再惹禍?《華盛頓郵報》爆料,川普(左圖左/美聯社)日前接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右)時,披露了涉及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軍事行動的高度機密情報。此舉不但可能讓情報線人身陷險境,也動搖了盟友信任,引來共和、民主兩黨強烈抨擊。今次事件恐會演變成為另一場政治風波。
國安顧問等3與會官員否認
白宮隨後強烈譴責有關報導,三名參與會議的白宮官員指稱,當天會談從未涉及情報線人或任何具體軍事行動,但他們並未否認洩漏機密情報一事。
報導引述前任和現任美國官員稱,川普上周三在白宮會晤拉夫羅夫和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時,詳細提到IS可以藉著在飛機機艙用手提電腦發動恐襲,又誇耀揭破IS這種威脅,連IS打算襲擊當地哪些城市都一一說了出來。
不具名官員說,川普談及的機密情報來自美國盟友的情報共享會議,機密程度之高連美國政府內部也非人人可知。但川普在會談中透露IS恐襲的相關情報,並且在沒有獲得公開同意下將同盟國給予的情報提供給俄羅斯。
該名官員形容,川普「向俄羅斯大使披露的資訊,比起我們與盟國披露的更多」,此舉無疑辜負甚至出賣了盟國信任,並可能會對未來制裁IS時與同盟國的合作造成影響。
對於《華郵》的指控,白宮上下都矢口否認。當時也參與會談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出面澄清,指報導「有誤」。他說:「我當時也在總統辦公室,沒有發生這回事。」他透露,當時川普與拉夫羅夫針對兩國面臨的共同威脅,包括航空安全等課題進行討論,「絕對、絕對沒有提及情報線人或對付手段,總統也沒有披露任何未公開的軍事行動。」麥馬斯特表示,國務卿提勒森、副國家安全顧問鮑威爾對會議的記憶亦是如此。
未違法 但保密意識不足
《華郵》的報導稍後獲得《紐約時報》和網媒BUZZfeed確認,儘管報導沒有提到川普揭露情報蒐集過程的機密,但事件反映出川普與情報人員及前任官員關係緊張。
而報導正好在川普高調開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後曝光,時機敏感。柯米被革職前正調查俄羅斯是否干預美國大選一事。川普的前任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被指在與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通話上,誤導副總統潘斯而被炒。
《華郵》稱,美國總統有權解密敏感情報,因此向俄羅斯洩露敏感信息不一定違反美國法律。但許多美國政府官員對此事表示高度關切,分析認為,事件顯示川普政府保密意識不足。
報導稱,提供情報的盟友與美國互相分享高度機密資料,但未授權美國將情報與俄羅斯分享,川普此舉恐怕危害線人安全,令其不再與美國合作,甚至美國情報官員未來在對總統提供情報時也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