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台灣第一條長距離的空中纜車—台北市木柵纜車即將在六月三十日營運,面對觀光客將聚集樟湖地區旅遊,指南山城的樟湖、貓空、三墩石、草茨、石獅頂、石獅腳等聚落休閒業者、居民,都準備好了嗎?
樟湖地區居民幾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張姓家族成員,張家媳婦,也是指南社區發展協會及木柵觀光茶園發展協會的總幹事李彩鳳表示,她除了以歡喜的心迎接此一全台重大的纜車建設外,為因應遊客到來,目前已著手樟湖地區的導覽員訓練。
李彩鳳表示,其實外界都誤將樟湖地區當貓空,這是不對的,貓空只是樟湖地區的小地名而已;她指出,一九八五年木柵茶業推廣中心建在貓空邊緣,啟用後再經過媒體屢次報導,久而久之外界就誤以為樟湖地區是貓空的統稱。由於木柵觀光茶園發展協會認為有正名的必要,於是該協會在人文導覽圖上正名為「樟湖茶山步道」以予識別。
素有老樹爸爸稱譽的文史工作者廖守義表示,目前指南山區的樟湖地區移民,主要是從福建安溪移民至此,以農為生,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年之久,聚落的原貌,至今依稀可見;目前樟湖地區成為台北市歷史及具農業色彩的傳傳統聚落,內涵人文、產業、生態等資源。
除了當地特色茶產業「鐵觀音」遠近馳名,當地的老樹也不惶多讓,廖守義提醒民眾,山城的百年老樟樹、龍眼、薑母榕、烏心石、香楠、大葉楠,以及目前桐花盛開的廣東油桐,都值得一探。
談到鐵觀音茶的由來,李彩鳳表示,據傳在清乾隆年間,福建省安溪縣人魏蔭因篤信佛,每天一早必沏清茶,以奉祀寺廟中的「觀音佛祖」,且無間斷;某日魏蔭至寺前,被一道銀光吸引,驅身探個究竟,結果在岩縫中發現一株樹苗,經過細心照顧後,採其葉而製成茶,魏蔭為了感念此一茶樹為觀音佛祖所賜,取名為「鐵觀音」。
雖然樟湖地區有豐富的人文條件,但卻缺乏山城建築特色,其中電線杆林立、線條凌亂、纜車動線等,對樟湖地區景觀將產生負面的影響;對於纜車經過,形成低頻噪音問題、髒亂及治安、交通的衝擊,有待政府或主管單位克服。
為了作萬全準備,台北市文山區區長李美麗表示,樟湖地區的歷史步道、產業道路、指示牌、電線區段地下化、溪流等維護,公所將做最好的服務,而其他部分要看當地如何珍惜並善用資源,做到雙贏的局面。
針對此一問題,李彩鳳深具信心表示,目前除了陣容強大的解說員外,山上各家的茶產業也會做好公關大使工作。
她更推薦樟湖地區的幾處自然景觀,如:貓空聚落的瀑布、壼穴地景、茶業推廣中心,往深坑的草湳生態步道,樟山夕照觀賞日落台北城,石獅頂俯視山城景觀,迺妙紀念碑憶往等。
李彩鳳表示,未來將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製作該區的「綠色生活地圖」,讓來客不只於休閒光,更可從中了解指南地區的人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