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生態研究 聯合國當教材 農田健康嗎 蟲蟲告訴你

 |2017.05.11
16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花蓮訊】農委會花蓮農改場用了三年時間研究富里鄉有機稻田生物多樣性,發現只要以長腳蛛、橙瓢蟲作為指標生物,就能得知農田的健康狀況;報告獲選為聯合國「里山倡議主題案例彙編」教材,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在生態農業上做的努力。

二○一二年,花蓮農改場長范美玲研究稻田生物多樣性,發現有機田區的長腳蛛、橙瓢蟲數量,是噴灑農藥慣行田區的兩倍,因此三年前說服七位農民,在富里鄉豐南村農田做實驗,於六點六公頃田區營造適合長腳蛛、橙瓢蟲的棲地環境。

范美玲說,研究發現,這兩種生物的數量愈多,其他生物種類愈多,代表稻田對環境更友善。她強調,因長腳蛛、橙瓢蟲容易觀察,用肉眼就能看見,不需儀器,可作為農民自我檢測的指標;若農夫要使用新的種植法,同樣可將這兩種節肢動物數量作為參考。

同時獲國內綠保標章

花蓮農改場去年七月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這次提送的案例「台灣東部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研發與推動」獲選編入教材,下月底還將派員赴日本東京研討刊出內容。范美玲感謝IPSI給台灣機會,向世界展現研究成果。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看到此生物多樣性檢測指標的發展潛力,將之納入「綠色保育標章」規範中;這是該標章首次以非瀕危物種作為指標,不只擴大保育對象,也是國內以「棲地環境營造」作為綠色保育驗證標準的首例。

綠色保育標章由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共同推出。目前申請加入綠保標章的農民從七位增加到二十四位,范美玲呼籲農友加入生態農法行列,也希望透過標章認證,促使消費者願意多花一點錢購買,讓農民的生產、生計和生態都能兼顧。

小百科

里山倡議

「里山」(Satoyama)的意思是:環繞在村落周圍的山、森林、草原等,包含社區、農業、池塘、溪流、山丘等混合地景。「里山精神」意指居民在環境的合理使用下,一面維持生物多樣性,一面支撐聚落產業,達到人與環境永續共生。2010年「第10屆生物多樣性締約國公約會員大會」上,日本提出「里山倡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