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見學 暖江國小咱糧學堂 文/吳睿保 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 |2017.05.07 語音朗讀 38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闢開心農場 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移植 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大豆收成 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播種的小麥即將成熟。 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播種的紅藜已經開花。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玉米。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秋葵。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青江菜。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播種胡蘿蔔、玉米。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孩子食用自做的煎餅。圖/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 文/吳睿保 資料提供/暖江國小咱糧學堂蔡顏鴻老師 「喜願小麥」意識到「台灣本土雜糧產業斷鏈,生產力萎縮;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糧食自主權弱化;氣候變遷——溫度上升、總雨量增加、下雨天數下降;長期犧牲農業,環境品質與電能供應趨於惡化。」 二○一一年十月初,與「全教總」合力推動「麥田見學」校園培育計畫,鼓勵孩子在校園體驗種植「小麥」的過程,了解飲食生活與環境的變動;「見學」即日語,著重於產地觀摩學習,更鼓勵孩子到產區、加工廠觀摩。 二○一三年「見學」計畫擴大成立「咱糧學堂」,以「雜糧」譬喻「咱糧」——我們的糧食,融入國內的雜糧復興運動。「糧食安全」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環節,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糧食安全會議決議:二○二○年提升糧食自給率目標至百分之四十。 於是「全教總」持續響應「喜願共合國」在國產雜糧復興運動的努力,並透過全國各縣市教師工會,鼓勵學校師生參與「咱糧學員」的培育,實際在校園種植「小麥」、「大豆」、「芝麻」、「蕎麥」等作物,透過校園實作與產地見學,具體落實「農村即學堂」的概念。亦邀請參與學校團隊分享經驗,並鼓勵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向各地農民學習與致敬;農友就是最好的老師,農作物就是最好的教具,作物成長過程的觀察就是最好的教案。 暖江國小蔡顏鴻老師二○一四年七月剛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畢業,因著生命感動生命的理念,及實作體驗課程能更豐富教育內涵,報名參加十月八日全教總與喜願咱糧學堂在台北市光復國小的說明會,就此成為咱糧學堂的一員,便在暖江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喜願亦無償提供小麥、蕎麥、大豆、芝麻……等各式雜糧的優良種子,並附上友善土地種植方法的武功祕笈光碟,許多契作的農友亦提供現場教師農事諮詢,全教總也與農友合作「麥田見學」活動。 經由全教總專業發展部的黃文欣老師及喜願農友的協力諮詢,二○一五年暖江國小咱糧學堂的春天,小麥有了收穫,更證明早期台灣種植小麥的事實;同時顧及學校收成有限,喜願施明煌總兼提供了喜願白海豚麵粉、全麥粉、黃豆、黑豆,讓學生們透過食農教育,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食物旅程。 開心農場種植實作 二○一四年十一月蔡老師帶著四年級兩班同學,在校園裡兩棟大樓間的狹小空地,整理成開心農場。 剛開始小麥、大豆的種植,在多雨的暖暖,難免遇到極端氣候難以克服的障礙,但因友善種植,不施化肥、不用藥,開心農場的生態豐富,便成為小朋友自然觀察的好地點,卻也面臨蟲害問題。 第二年除了雜糧學堂提供的小麥外,也順應基隆冬天多雨的天候,將大豆改為下學期三月播種,大豆收成後,便打成了豆漿,亦實現了自種自食的小小夢想。由於加入義工阿嬤闢地種菜,暖江開心農場收成的蔬菜,種類更多元。 第三年暖江咱糧學堂種下小麥、黃豆外,多了紅藜,還有小米、玉米、紅蘿蔔,到了春天,紛紛冒出新芽,師生們滿心期待豐收。 食農教育課程講座 綜合課,學生利用小麥手做卡片;並將自種收成的大豆、小麥,做成煎餅、麵疙瘩、豆漿;蔡老師買書與孩子們共讀「超級阿伯」,認識自然農法;另外跟主婦聯盟申請食品安全講座,邀請了六位義工到學校,進入中、高年級五個班級教導孩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飲料DIY活動更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原來平常買來喝的飲料竟是化學香料與水的和成。 前一篇文章 觀景的省思 下一篇文章 遊 「檜意森活村」 很快意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