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藝術是開啟視野的媒介

執筆人:于國華(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 |2017.05.04
5655觀看次
字級

向舞蹈家林懷民請教藝術教育。藝術育有專業的部分,培育未來藝術工作者,我們想了解於一般民眾、學生或孩子,該怎麼做。他說:「去打開他們的視野,用藝術做媒介。」

這麼簡單、又這麼有力!不談大道理,回到藝術啟發個人美感知能的本質,藝術的欣賞就是感官的開發和感覺的統體,以及創造美感經驗的過程。回想林懷民在雲門四十年,創造一百多部舞蹈作品,每部作品中他都有話要說,但也都沒有直說;但在觀眾欣賞過程中,自己的美感或對社會的理解,卻被啟發了。

國策顧問吳靜吉是教育心理學家,台灣研究創造力的領導人物。二十年前,他主導了文建會的「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雖然只有幾年時間,讓我看到藝術教育的方法和力量。當年,文建會組織許多劇場工作者到各地演講,支持國中和高中老師在學校設立戲劇社團,再舉辦「超級蘭陵王」全國戲劇比賽,讓這些社團打擂台。許多參與社團或比賽的國中生,從此認識了戲劇,甚至念到藝術大學。目前活躍在嘉義的「阮劇團」,人稱「小黑」的創辦人汪定謙,因為得到比賽冠軍,鄉下小孩從此走上藝術道路。

紙風車兒童劇團進行十年的兒童戲劇全台巡演計畫,是當下台灣最浩大的鄉村兒童表演藝術教育工程。起心動念,只是紙風車劇團幾位董事,吳念真、柯一正以及執行長李永豐,希望偏鄉孩子也能欣賞到和國家劇院同等規格的演出,向民間募款,開啟了全台(包括離島)巡迴。許多偏鄉民眾,從來不曾看到正式表演,例如烏坵、望安、小琉球等,紙風車劇團全部走遍。導演柯一正忘不了幼時在廟埕看歌仔戲經驗,那啟蒙他日後拍電影、演戲的發展路徑;如今紙風車用一場一場演出,澆溉孩子心中被埋藏的藝術種子。

去年參與了一場最動人的藝術導覽。池上駐村藝術家蔣勳,每日生活在大山圍繞著的平原、稻田和池塘間,早起看天光從墨黑到明亮;傍晚看斜陽落到山後留下火紅彩霞,或雨雲如瀑布般自山頭翻滾而落。他和池上鄉親成了朋友,每天招呼問候,自然而然。當蔣勳完成一系列作品,在台東美術館展覽時,台灣好基金會動用兩輛遊覽車,載池上鄉親去台東看展覽,蔣勳親自為鄰居導覽。

參觀美術館對池上鄉親,並不是慣習的經驗。一群老少群眾,牽著扶著來到美術館,在展場中間以稻草搭起來的高台,一次登上十位鄉親,蔣勳一遍一遍為鄉親講解。那是非常動人的一幕,蔣勳介紹他的畫,畫裡的池上,告訴鄉親外人如何欣賞池上的美,而池上人多麼幸福地擁有這一切。

藝術教育是教育領域的一門專業;但藝術教育也以藝術做為教育媒介的美感啟發。蔣勳用畫作讓鄉親認識家園,紙風車用兒童劇開闊孩子視野,吳靜吉用戲劇讓年輕人找到自我表達與發展熱情的方法,林懷民用舞蹈讓台灣觀眾了解這裡的歷史、生態、社會問題,以及我們共同文化之中的美麗元素。

關於藝術教育,林懷民給我最好的引導。藝術教育不只是教育藝術;以藝術為媒介開啟心靈、提升美感經驗與人生視野,才是真正目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