綬草、小果薔薇 復育成功

 |2017.05.01
3248觀看次
字級
台灣有九種原生薔薇,大肚山擁有大肚山薔薇,小果薔薇及琉球野薔薇等三種。圖/余采瀅
綬草花宛如綬帶,小巧玲瓏的粉紅色花朵盤旋而上,層層盤繞在翠綠的花軸上。圖/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提供

【本報台中訊】台灣迷你蘭科植物「綬草」,幾乎瀕臨絕種,交通部航港局復育一年來,有三十餘株綬草開花,存活率達九成,無獨有偶,大肚山學會今年也成功復育小果薔薇,加上之前復育的大肚山薔薇、琉球野薔薇,三種原生薔薇同時綻放飄香,成為大肚山最美地標。

由於綬草很矮小,僅數十公分,形態與雜草相似不易分辨,也容易被忽視,常被當作雜草錯殺,加上可入藥而遭過度採集,因此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的保護植物。

中醫表示,綬草又名「清明草」,全草可入藥,花期在清明節前後,有助肝、腎、腦,還能幫助睡眠;二十多年前價格不斐,現在更稀有珍貴,曬乾的綬草一兩約二百元,一斤要價二千八百元。

高美燈塔可看到大片綬草,航港局去年四月首次移植三十餘株綬草,在中部航務中心內規畫一百平方公尺的培育區,並設置圍籬避免踐踏。

中部航務中心自貿港科技土梁煜杰指出,綬草的種子小,且綬草對生活環境要求較高,需要充足陽光、濕潤與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長,因此特別從高美濕地移植蘭菌泥土,並早晚固定灑水十分鐘,經一年努力,終於有三十多株開花。

台灣有九種原生薔薇,大肚山擁有大肚山薔薇、小果薔薇及琉球野薔薇等三種,大肚山學會三年前在都會公園復育原生薔薇,以在地紅土製作成「紅土角」,並搭建牆垣供原生薔薇攀爬。

「大肚山是全台小果薔薇分布最多的地方」,大肚山學會召集人吳金樹表示,每年四、五月是大肚山薔薇盛開期,琉球野薔薇是台灣原生薔薇中花型最大的品種,花期於五、六月,大肚山薔薇及琉球野薔薇都已復育成功。

負責培育的張吉隆指出,小果薔薇最難復育,野外生長處所不到十處,三年復育二次皆失敗,今年特別提前二個月栽種,避開五月的炎熱,又有春雨滋潤,總算復育成功,預計二周後可綻放飄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