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九種原生薔薇,大肚山擁有大肚山薔薇,小果薔薇及琉球野薔薇等三種。圖/余采瀅
綬草花宛如綬帶,小巧玲瓏的粉紅色花朵盤旋而上,層層盤繞在翠綠的花軸上。圖/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提供
【本報台中訊】台灣迷你蘭科植物「綬草」,幾乎瀕臨絕種,交通部航港局復育一年來,有三十餘株綬草開花,存活率達九成,無獨有偶,大肚山學會今年也成功復育小果薔薇,加上之前復育的大肚山薔薇、琉球野薔薇,三種原生薔薇同時綻放飄香,成為大肚山最美地標。
由於綬草很矮小,僅數十公分,形態與雜草相似不易分辨,也容易被忽視,常被當作雜草錯殺,加上可入藥而遭過度採集,因此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的保護植物。
中醫表示,綬草又名「清明草」,全草可入藥,花期在清明節前後,有助肝、腎、腦,還能幫助睡眠;二十多年前價格不斐,現在更稀有珍貴,曬乾的綬草一兩約二百元,一斤要價二千八百元。
高美燈塔可看到大片綬草,航港局去年四月首次移植三十餘株綬草,在中部航務中心內規畫一百平方公尺的培育區,並設置圍籬避免踐踏。
中部航務中心自貿港科技土梁煜杰指出,綬草的種子小,且綬草對生活環境要求較高,需要充足陽光、濕潤與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長,因此特別從高美濕地移植蘭菌泥土,並早晚固定灑水十分鐘,經一年努力,終於有三十多株開花。
台灣有九種原生薔薇,大肚山擁有大肚山薔薇、小果薔薇及琉球野薔薇等三種,大肚山學會三年前在都會公園復育原生薔薇,以在地紅土製作成「紅土角」,並搭建牆垣供原生薔薇攀爬。
「大肚山是全台小果薔薇分布最多的地方」,大肚山學會召集人吳金樹表示,每年四、五月是大肚山薔薇盛開期,琉球野薔薇是台灣原生薔薇中花型最大的品種,花期於五、六月,大肚山薔薇及琉球野薔薇都已復育成功。
負責培育的張吉隆指出,小果薔薇最難復育,野外生長處所不到十處,三年復育二次皆失敗,今年特別提前二個月栽種,避開五月的炎熱,又有春雨滋潤,總算復育成功,預計二周後可綻放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