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名阿訇捐贈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蘭經》,近日經文博專家鑒定,為明代的《古蘭經》,是目前中國收藏的最珍貴《古蘭經》珍善本之一。
這本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蘭經》長二十六點六公分、寬二十公分、厚六公分,裝幀考究,用硬牛皮精心製作封面,紙質為精心加工的麻紙,紙中加入很細棉或絲纖維。
經文墨色勻稱,阿文書寫流利、雋秀。書頁中每個篇章的邊框均有描金裝飾,圖案為花卉和阿文。
每個阿文經文字行間還有明代慣用的阿文小注。由於年代久遠,這本《古蘭經》紙質已變黃、發脆,邊緣有些破損、掉渣。
寧夏中華回鄉文化園回族博物館館長、文博專家雷潤澤說,經初步研究鑒定,這本《古蘭經》為明代文物,從紙質、裝幀、書體形式、描金等方面看,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實物資料,對於研究寧夏回族藝術史、宗教史、民族遷徙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這一本《古蘭經》是寧夏西吉縣南大寺阿訇關清錄祖輩數代珍藏,當他得知中華回鄉文化園回族博物館開館後所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