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華人威尼斯雙年展作品 金鋼犀牛 印度洋遇船難

 |2017.04.14
2537觀看次
字級
施力仁歷時七百個工作天創作的〈金鋼犀牛〉,長九公尺、重三十噸以上(左),上圖是安置台北的另一件作品。圖/資料照片
施力仁歷時七百個工作天創作的〈金鋼犀牛〉,長九公尺、重三十噸以上(左),上圖是安置台北的另一件作品。圖/施力仁提供、資料照片

【本報台中訊】威尼斯雙年展五月登場,台灣雕塑藝術家施力仁的金屬作品〈金鋼犀牛〉經全球藝術事務基金會推薦,將成為首位能在官方公共花園展出作品的華人藝術家。不料參展一波三折,作品日前於印度洋發生船難,施緊急向蒐藏家借展,現改以空運方式,把犀牛送到威尼斯。

施力仁的〈金鋼犀牛〉二○一○年首度在上海世界博覽會發表,被歐洲全球藝術基金會看見而推薦進入威尼斯雙年展,〈金鋼犀牛〉前後一共創作三件,一件在台北信義區、一件被北京私人買家典藏,發生船難的是第三件作品。

〈金鋼犀牛〉歷時七百個工作天創作,長九公尺、重達三十噸以上,三月中從北京登上最大的貨櫃以海運方式前往威尼斯,沿途經過上海、新加坡、吉隆坡,在前往印度途中被一輛丹麥船隻撞上,船尾起火,目前停靠在印度等待調查,至少三個月才能啟航。

「除了〈金鋼犀牛〉,另外四十件參展作品也在船上。」施力仁痛心的說,〈金鋼犀牛〉斥資千萬打造,加上其他作品損失慘重,為了如期前往威尼斯緊急商借蒐藏家的第二件〈金鋼犀牛〉參展,「船運需要六十天,根本來不及」,大陸雖已有鐵路可開往歐洲,但犀牛太重、要經過六個關口,陸運不敢接,唯一的希望剩下空運。

龐大的〈金鋼犀牛〉,拆掉犀牛角、尾巴之後還有六點二公尺,空運最長五公尺,目前正在北京「拆解犀牛頭」,由於重達三十噸,所有航空公司都不敢接,目前僅北韓、俄羅斯的航空願意幫忙,文化部前天得知此消息,也很關心。

威尼斯雙年展今年邁入第五十七屆,目前定居巴黎的台灣畫家李明維是第二位以個人身分獲選進入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區的台灣藝術家,而施力仁的〈金鋼犀牛〉是首件可以在Marinaressa公園面向威尼斯亞得里亞海、鄰近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的「綠園城堡區」展出的華人作品。

施力仁從事藝術工作三十餘年,是台中重要的金屬雕塑家,引進過羅丹、雷諾瓦的作品。他創作題材以「犀牛」為主,因為在華夏文化裡是靈性動物。這次前進威尼斯雙年展還有四十件犀牛作品要在「本博宮」展出,探討生態、地球保育議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