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重要、愈尋常和熟悉的事物,愈是容易被忽略,幸好在藝術家和攝影師們,透過畫筆、相機等,再回頭就能看見身邊的平常之美。南韓藝術家李敏璟(Me Kyeoung Lee),過去二十年來,一點一點記錄當地上百間的「柑仔店」,溫柔筆觸下讓隱沒在角落的店家,重現在世人眼前,甚至她現在出了書,細細把背後的故事一一道來。
韓國有三萬三家小型便利店和雜貨店,遍布大街小巷,這些平凡的小店,成為了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因為都是獨立經營,外貌與樣式各有不同,呈現了多樣化和獨特性,「現在,我們在隨處可見燈火通明的便利商店,更寬敞、更明亮、更乾淨,但肯定不及老店家的地方魅力和特色。」李敏璟說道。
二十年來,這位畫家記錄著街頭巷尾的小商店。她說,小時候,這些店鋪裡不像現在一樣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在那時代,只要手中有些零錢,就會很開心地跑到雜貨店!」在李敏璟的回憶裡,常和朋友們在店家前聚會,隨時都能看見一位爺爺奶奶坐在拐角處的箱子上,「雜貨店絕對是每一個鄰居的聚點」。
時代變遷下,許多雜貨店都關閉了,讓李敏璟感到難過,「對我來說,這些人、這些店家都是溫暖的,表現出很多的愛。」每幅畫她會花上一周到一個月的時間來琢磨,從柑仔店的大招牌,小到架上擺放的餅乾零食都細膩畫出。這些小型企業仍然對許多當地人來說,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李敏璟在創作時,通常選擇柔和的粉彩色調,畫中經常有古樸的商店門面和外牆,也可以看到店裡堆疊的貨架,商店外還有美麗的花園,而店家前開滿花朵的樹木也是她嚮往的主題,「它們與南韓繁忙的城市街景形成了舒緩的對比。」對於李敏璟來說,這些柑仔店不僅僅是店家,對她而言是重要的回憶片段,「我永遠無法忘懷,當我第一次拉開雜貨店的門,被他的美麗所吸引」,李敏璟渴望這些景象、這些人都能留久一點,「我只能祈求老闆能一直長壽下去,他們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