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守護神 25年不龜路

 |2017.04.03
135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基隆訊】國立海洋大學海龜救傷中心去年拯救二十六隻傷龜,負責人、海大教授程一駿(見圖/資料照片)聊起和海龜的第一次接觸,時間一拉就是二十五年前。

那一年,程一駿有個學生考上研究所要做海龜研究,大家都愣住,「台灣有海龜嗎?」他陪學生去澎湖望安,當地人告知晚上有海龜出沒,他們也親眼見著了,「那就開始做吧!」

學生提議向林務局申請計畫補助,案子送進林務局很快就獲准了;原來核准案子的人,有一次到望安開會撿到死海龜,這件事一直擱在他心裡,看到計畫進來,一拍即合。

海龜研究做了一年多,學生碩士論文寫完了,轉去研究淡水龜。「你還有能力做下去嗎?」林務局人員問。「誰說沒有!」做底棲生態研究的程一駿禁不住人家激將,賭氣跳下來做,他受訪時笑說,就這樣上鉤了。

那時望安要開發步道,地點正好是保育類海龜產卵棲地,引起保育團體抗議。海龜的新聞不斷被報導,學生一直進來,程一駿發覺「停不下來了」,繼望安之後,蘭嶼也發現有海龜上岸產卵,他又擴大研究範圍。

一九九七年台北縣有漁民撿到二隻龜,他養了一段時間就近觀察,最後送去安樂死,新聞也鬧很大,民眾發現有龜就打電話給他,但他沒經驗,又沒獸醫,把龜養死了,嚇得不敢再養,改集中精神做死龜解剖。

救傷通報網 終於整合

後來美國朋友給他擱淺通報網系統參考,他學辦國際研討會,釐清活龜死龜去向不同,第二次國際研討會碰到台大獸醫院院長同意合作,二○一二年海龜救傷通報網終於整合起來。

海龜救傷中心沒獸醫,看病都往台大動物醫院送,要是一個多月病還看不好,就送去屏東海生館,由獸醫照顧。

病龜很怕長途運送,高鐵破例當海龜的救護車,讓他很感動,但第一隻龜還沒抬出去就死了,另一隻小心翼翼送去屏東,卻在第二天也死亡。去年又送兩隻重症龜,一隻不治。

程一駿說,走過二十五年的不「龜」路,現在不只救龜還有社會責任,病龜遭遇的環境考驗,一定會回到人的身上,環保工作要趕快落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