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趴軍人 誰來捍衛國家

吳一忠(嘉義縣/榮民) |2017.03.28
1106觀看次
字級

從網路看到台大教授李錫錕的影片,談到國家不該將軍人列入年金改革的對象,平常不給軍人尊嚴,打仗時叫軍人去犧牲,是土包子治國,忝為榮民感觸良多。

筆者十五歲入士校,並非不會讀書成績不好,而是家境太窮,「厝內沒錢,長子當兵」,迫不得已投身軍旅。當時體型瘦弱,部隊使用三○步槍加上刺刀,遠超過我的身高。

剛進訓練中心,月薪三百五十元,連買日用品都不夠,加上學歷低,處處讓人瞧不起,畢業後中士任官,月薪不過一千八百元,可說是弱勢中的弱勢。

直到蔣經國時代,薪資逐年調升,但和社會的高所得相比,仍屬於低下階層。

不料四十年風水輪流轉,國家景氣不佳,經濟低迷不振,「好男不當兵」的年代過去,不少人投身志願役這行業。改變的是,軍人薪水待遇提高;不變的是,發聲管道受到限制,甘苦無人知。

服役時,部隊教育我們,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時,不得越級報告,更不可找民代、傳媒喊冤訴苦。經過部隊的思想洗禮,多數人忘了反駁的能力,也不懂得表達意見是人民的權利;在軍旅不敢吭聲,卸下戎裝也無能為力。

許多人受不了部隊的嚴格管教,選擇離開軍旅,留下來的好不容易撐到退伍,卻要面對異樣眼光和批鬥。只因承平年代「西線無戰事」,軍人才一再被清算。

不論終身俸、十八趴、水電優待,動輒被拿來祭旗,甚至被汙辱是「米蟲」。馬政府時代刪年終慰問金,令退休軍人心寒。如今年金改革,軍人受到清算,十八趴六年歸零,其他福利也會被砍,正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最佳寫照。

時空丕變,年金改革或許有理。但榮譽是軍人第二生命,軍人不願成為族群操弄的代罪羔羊,不想淪落為階級鬥爭下的犧牲品,不希望變成經濟改革的絆腳石,請不要將矛頭對準軍人。

記得民國六十四年老蔣總統過世,為了表達對政府的忠心,和隨時準備上戰場的決心,同學們都簽了終身留營,寫血書,雖然那只是個宣示,並無法律效用,卻可見那股犧牲的精神。

海峽兩岸目前處於對峙局面,「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軍人的重要性目前看不出來,但國家卻不能一天沒有軍人。前副總統吳敦義接見美韓越戰退伍軍人協會訪問時,談到這個觀念,國人對退伍軍人要有真誠的尊敬與照顧,才能堅定軍人捍衛國家的信念,這段話值得蔡政府深思。

吳一忠(嘉義縣/榮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