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宣布,未來老人共餐將採「人頭制」,每人每餐補助四十元,中低收補助八十元,預估一年補助約一億元;不過,新北市六年來透過可食地景、友善商店、義工、惜食分享等方式,以零預算的方式推動老人共餐。
新北市社會局指出,截至今年一月已達到八百四十一個據點,共餐模式有使用者付費;里辦公處部分黃金資收站的回饋金;被共餐感動的民眾或子女的捐贈;將自己種的蔬果或是自行做菜拿出的分享自家美食、食材模式。
新北八里龍米社區每周三有數十位長輩聚在活動中心共餐,有人從菜圃採青菜來煮,有人從家中端出一兩道菜;雙溪區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和上林里的「敬老餐廳」,更是里民事業有成出錢興建。
新北市板橋區香雅里長謝淑姿是總鋪師,她使用部分回收金當經費來源,由十多位義工、善心人士協助,讓老人共餐更具人情味。謝淑姿說,起初推動共餐時,有長輩說「吃飯不付錢,好奇怪」,決定不來吃,事後才開始酌收三個月一百元的費用。
協助共餐的陳錦祥說,每到吃飯時間,「來喔!來喔!快來吃飯」的招呼聲此起彼落,鄰里間大家一起總動員辦理老人共餐,凝聚里民向心力,也比較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