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慧傳法師高歌,由藝人澎恰恰伴奏。圖/記者楊祖宏
藝人澎恰恰模仿外國球員打擊姿勢,引得聽眾笑聲不斷。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先前曾表示,佛光山未來五十年的弘法方向,將朝文化、體育、音樂、藝術等面向。體育是一種競賽活動,輸贏勝負是其追求的結果,這與佛法要人息滅貪心無爭,恐是較難理解的部分。佛光山台北道場「二○一七生耕致富專題講座論壇」,十四日邀請到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與知名藝人澎恰恰對談「在運動場上遇見佛法」。
人皆暱稱「澎哥」的澎恰恰酷愛棒球,他分享在賽場上的經歷與體會,而透過慧傳法師的妙解,更讓民眾理解到,在運動場上包括攻防乃至心理層面,都蘊含著佛法的道理。澎恰恰並當場透露,因應日本近來推展的長青棒球運動,佛光山也將在今年組織一支長青棒球隊,由他擔任總教練,歡迎五十五歲以上民眾參加。
賽事攻防 深蘊佛法教育
澎恰恰自比是棒球痴,「以後往生燒出來的,一定會是顆棒球」。他說,國小時沒被選上校隊,激起他要把棒球打好意念,靠著不斷苦練,硬是把控球練到精準。後來進入演藝圈,他更不惜自費籌組明星棒球隊。而接觸棒球這麼多年,澎恰恰更從中領略到人生道理,他認為,棒球縫線全無直線,不管從哪一個點起行,最終皆繞回原點,這與人生從何處來、向何處去,有相通道理。而一場比賽要打九局,得從一壘、二壘、三壘循序回到本壘得分,到底全場可得幾分?如果兌換成人生九十歲,就像一生可以得多少的功果,又是一樣的道理。
慧傳法師進一步補充,棒球奧妙其與佛法亦有關連,一○八條縫線如一○八個煩惱,在佛門中還有一種講法,是用一○八種智慧來解決一○八個煩惱。如同佛事法會一開始,出家人站在如法的位置,問訊到佛前拈完香後,也是回歸本位,接下來佛事法會如儀進行。其所代表,是每樣東西都須回歸本位、回歸本心,事情才有辦法開展。
而對佛光山如此熱心支持體育,慧傳法師則引述大師在《合掌人生》的說法表示,佛教修行不是只有誦經拜佛、打坐參禪,而運動打球也是一項如實的修行。尤其籃球場上,犯規的時候要舉手認錯,這是「懺悔」;不暗使小動作傷害別人,這是「慈悲」;知道因緣而不單打獨鬥,這是「團結」;懂得製造機會給隊友,這是「利人」;積極勇敢的爭分奪秒,這是「精進」,所以球場上也充滿了佛法和教育。
慧傳法師表示,因為大師喜愛運動,對於體育運動也有諸多體會,因緣成熟而支持成立運動隊伍。首先是在一九九四年,相鄰佛光山的大樹國小體操隊獲得全國總冠軍後,因進階訓練無著落,教練王品義特向大師求援,為提供選手繼續精進機會,因此成立普中體操隊。其後相繼成立普門籃球隊、佛光女籃隊、普門棒球隊、南華棒球隊;甚至在海外,為了幫助青年的就學與發展,也成立了巴西如來之子足球隊和非洲天龍隊,這不啻是佛光山體育弘法的具體展現。
護持體育運動 為教爭光
慧傳法師說,大師成立球隊,亦是希望以佛法來教育球員。而日前普門女籃勇奪HBL冠軍,獻獎給佛光山時,球員劉昕妤分享心得,打坐參禪與法師的開示,讓她學到了「放下」二字,因為學會放下,所以才更得以專注來處理下一個球。球員羅培甄也說,打坐參禪讓她學會沉著冷靜,不受外界干擾。「觀念改變了,世界也得以跟著改變,這是大師告訴我們要『轉念』,也是大師提倡體育運動的原因。所以可見,體育與佛法確實有相應合的」。
慧傳法師最後更引述大師的話作結:「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到護持體育選手,護持體育運動,希望佛教參與體育,也能為教爭光。」希望大眾不僅了解佛光山支持體育運動的用心,也可以因了解、認同而一起來加入對體育運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