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瓊 獲台灣女諾貝爾獎 |2017.03.12 語音朗讀 35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林麗瓊。圖/許正宏 林麗瓊所工作的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設備令人咋舌。 圖/取自網路 獎學金得主謝孆慧 圖/許正宏 新秀獎許雅儒 圖/許正宏新秀獎余欣珊 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第十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昨天頒給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麗瓊,林麗瓊經歷台大物理系女畢業生僅一人的年代;她說,求學路感謝父母的信任與放手、四姐的影響以及大哥的臨門一腳。「台灣傑出女科學獎」是國內極富聲望的科學獎之一,享有「台灣女諾貝爾獎」美譽。 專長領域是奈米材料科學與能源應用的林麗瓊,國高中的時候興趣多元,喜歡數理,對文學、畫畫也有興趣,但家庭經濟不容許她念當時唯一的建築系,因為是私立大學(東海建築系)。大學第一志願填的是台大土木工程系,差零點二五分掉到第二志願的台大物理系,現在想起來很好笑,因為當初竟以為土木工程是畫畫及數理的結合。 選擇物理系受四姐影響很深,比她大四歲的四姐死心塌地愛上物理,當林麗瓊猶豫女性該不該走物理系時,大哥臨門一腳提醒,偉大的物理學家吳健雄正是女性,有何不可。四姐念了台大物理系,林麗瓊也當她學妹。 林麗瓊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選擇的研究日後能導向應用,在台灣打好基礎。至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在奇異工作五年,開啟培養她對物理應用及材料科學的興趣及根基。期間生了兩個女兒,夫妻把到實驗室的時段錯開,將兩人的全額獎學金擠出半天保母費,照顧大女兒。周末的時候就推著娃娃車,把孩子帶到實驗室。 林麗瓊表示,即使到了現代,她個人指導學生的經驗中仍然有父母「怕女兒嫁不出去」,不希望女學生攻讀博士班。 北一女教務主任蔡愉玲說,該校選讀理組學生已超越文組,可惜在中研院、民間基金會培育女性科學家的同時,教育部只肯把「科學班」設在傳統男校,北一女爭取多年無效。蔡愉玲強調,現在北一女的家長尊重、支持孩子的選擇,女性沒有肩負養家活口的使命,反而可持續深入做研究。 科技女性 包袱仍重 本屆新秀獎得主之一、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認同說,的確這樣的負擔比男性少,而有了孩子以後在實驗室更有效率,因為要準時回家。 四十二歲的她念北一女時仍是少數的理組生,父母全力支持她念到博士班,只有在她大學畢業時建議要不要考教師資格。她覺得女生比較細心、有耐心,沉得住氣,未因性別遇到特別困難。另一位新秀獎得主是中央大學物理系副教授余欣珊。 鼓勵在學生的孟粹珠獎學金,今年頒給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所博士班四年級謝孆慧。謝孆慧說,材料系一班五十人只有十二個女生,她覺得女生比較會想很多,「雖把問題思考得比較透澈,但也容易鑽牛角尖」。 她會與男同學爭取用器材、實驗室時間,「我不需要女生不能待到太晚的特別待遇。」指導教授難免也有刻板印象,謝孆慧說,實力夠、懂得溝通,女性也能得到機會。 前一篇文章 台水抓漏 派出大數據部隊 下一篇文章 假日LINE工作 老闆判付加班費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3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6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7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8如是說2025.07.0909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106種常見濾心種類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度善意牆 傳遞溫暖與希望立體紙雕 復刻巴洛克風假髮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陸人形機器人 翻轉全球政經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