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變平民 豁免權也收傘 |2017.03.11 語音朗讀 10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這邊開香檳 要求彈劾朴槿惠的南韓民眾十日在憲法法院附近開香檳慶祝。 圖/美聯社 那邊痛哭 南韓遭罷黜總統朴槿惠的支持者,昨天在街上痛哭。圖/路透 南韓總統朴槿惠的支持者十日在首爾的憲法法院外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韓總統朴槿惠因彈劾提前下台,必須盡快搬出青瓦台,且失去絕大部分的總統禮遇。 南韓總統任期五年,韓聯社報導,若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上任的朴槿惠做滿任期,國家將提供與總統任內年薪相差無幾的總統任後年金、紀念項目資金補助(參與和總統職務相關活動,可獲官方補助)、最長十五年的警衛保護服務、辦公室、高級病房、一名私人司機和三名祕書等;過世後可葬在國家公墓。 南韓媒體報導,南韓總統月薪一千兩百萬韓元(約台幣三十四點八六萬元),卸任後所得替代率達百分之九十五。朴槿惠如今遭到彈劾下台,仍可獲得十年的警衛保護,甚至可享有十五年保護,但其他禮遇無緣享受。另外,她五年內不得擔任公職。最嚴重的是,她回歸平民身分,失去不受起訴的豁免權,可被追究任內違法行為的刑事責任。 昔第一千金 恐賣家產搬離首爾 中央社報導,朴槿惠原打算修繕首爾市江南區三成洞的宅邸,作為退休後起居會客之用,但深陷「閨密門」事件後,難保順利卸任,修繕計畫已無下文。 南韓坊間猜測,朴槿惠被罷免下台後,將暫住別處,而非直接回三成洞宅邸。甚至有媒體報導,朴槿惠將變賣三成洞家產,搬到較遠郊區另覓棲身之所;青瓦台否認她要租屋居住。但朴槿惠方面接受韓聯社電話採訪時稱,除了三成洞宅邸,朴槿惠無處可去。據報導,朴槿惠最擔心的可能還是喪失任內依憲法享有的法律豁免特權。從當年的「第一千金」到南韓首位女總統,再到如今深陷彈劾漩渦,朴槿惠的境遇讓人唏噓。 對立抗議或繼續 經濟空白將加劇 從未結婚的朴槿惠,在競選時聲稱別人想讓她貪腐都做不到,因為她沒有孩子,跟兄弟姐妹疏遠,根本找不到可賄賂的對象。然而南韓《朝鮮日報》說,南韓特別檢察組披露,朴槿惠從三星公司收受四百三十三億韓元(約三千八百九十七萬美元)賄賂,下令制定所謂的文化、藝術界黑名單,涉及五項違法嫌疑。加上去年「崔順實門」中的八項違法嫌疑,朴槿惠面臨的犯罪嫌疑指控增至十三項。因此只要朴槿惠一下台,很可能馬上遭到刑事指控。 《華盛頓郵報》指出,儘管朴槿惠下台,這場似乎直接從南韓肥皂劇劇本演繹而來的大戲,也不會很快終結。朴槿惠案讓一個腐敗頻發的國家深受震盪,南韓人已受夠了政商精英腐敗,並認為這個體系讓普通百姓遭殃。這場賭注代價太大了。 南韓《每日經濟》指出,由於彈劾案通過立刻進入大選局面,南韓的「經濟政策空白」狀態將加劇,經濟相關問題也會讓步於國政問題。同時,彈劾期間民眾對於大企業的「反感」不斷增加,宣判之後恐怕這種情緒會進一步加劇。 彈劾朴槿惠 5大類罪名 1.違反法治 朴槿惠讓閨密崔順實非法取得國家機密、介入政務、推薦重要公職的人員。 朴的律師否認干政說,說崔只協助將總統講稿修改得更淺顯易懂。 2.濫權 朴逼迫數位不肯配合崔的官員辭職或轉調他職,並要求本國企業捐獻近7000萬美元給崔的基金會,供私人使用。 朴的律師指官員經合法任命,基金會是企業自願設立,協助發展南韓文化和運動。 3.侵害新聞自由 《世界日報》報導崔的前夫鄭潤會干政後,青瓦台威脅要查稅並採取法律行動,還逼退該報社長趙澣圭。 朴的辯護是,只強調洩露文件罪的嚴重性,無意壓抑新聞自由。 4.失職 2014年「世越號」沉沒致逾300人遇難,多為學生,但朴不見蹤跡7小時,外界謠傳她接受整容或幽會。 朴的律師說,她以電話聽取簡報並發布搜救令,不該為沉船負法律責任。 5.收賄 國會指給崔順實基金會的「捐款」應視為換取朴提供政策優惠的賄款,涉案企業包括三星在內。 朴稱捐款不能被視為賄款,因為朴以公眾利益為目的推動成立基金會。 資料來源╱法新社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前一篇文章 大無畏女孩 睥睨華爾街公牛 下一篇文章 文在寅大熱門 韓或出現反薩德總統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6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國務院裁1300人 員工打包淚別拉脫維亞青年歌舞節 超歡樂墨西哥古都 歡慶建城700年科威特滿月高掛法國帆船展 吸引大批遊客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