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每次一執政,就要對中正紀念堂來一次攪動一池春水式的「去蔣化」行動。阿扁時代,曾一度將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大中至正廣場改名為自由廣場;結果馬英九執政時,僅改回中正紀念堂名稱,自由廣場名稱保留,民進黨算是進兩步,只退一步。但國家公帑,已浪費不少在這來來去去的更名中。
這次民進黨重新執政,沒見到做好甚麼經濟改革,卻又要來一次紀念堂的去蔣化。先是以行政命令將有關蔣中正的展示、商品移除,又計畫透過修法以後,逐漸將中正紀念堂改名或完全去蔣化。
蔣中正對台灣有功、有過,這是歷史事實,紀念館只是過去時代的產物,連親綠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不願去變動它,要民眾從紀念館知道歷史人物的歷史。
從實務面來說,中正紀念堂已成台北觀光勝地,改名將失去其歷史意味,也將使台北觀光經濟受到影響,特別是如果也取消換衛兵、升降旗等儀式,更會影響觀光客去那裡的意願。
中正紀念堂如改名,周邊捷運站、公車站及各種商店、機關相關的指標、指引等標示,都得逐漸更新,不知又要花費多少預算。在國家財政困窘下,還是免了吧,多幹點有關提升經濟的大事吧!
中正紀念堂已於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九日,經台北市政府提報核訂為市內的國定古蹟,就是為了確保民進黨不要動輒再打中正紀念堂更名的主意了。
民進黨當局,不要再意識型態治國,執意做這些「去中華民國化」的事,多拚經濟,先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吧!
賢文(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