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民航局近日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畫》,描繪二○二○年民航產業發展藍圖,全大陸續建、新建機場專案七十四個,航班正常率將從現在的百分之六十七提升至八十,預估屆時旅客運輸量達七點二億人。
中新社報導,規畫提出二○二○年之前,要完善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機場群,新增一批運輸機場,建成機場超過五十個,運輸機場總數達二百六十個。
同時積極打造國際樞紐,提升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建設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世界級機場群,明確區域內各級機場分工;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
成都、邢台上榜
在規畫「十三五」時期運輸機場建設專案中,北京新機場等續建機場專案有三十個;成都新機場、平涼、湘西、邢台等新建機場專案四十四個;廣州、浦東、虹橋、深圳、成都等城市的改擴建機場項目達到一百三十九個。
今年一月,大陸交通部正式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超過十五分鐘就屬於「航班延誤」,四十二家大陸航企據此修訂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等執行條款,將延誤處置細化到航企層面,力爭航班正常率將從現在六成七提升至八成。
根據規畫,到二○二○年旅客周轉量比重將達到二成八,運輸總周轉量達到一千四百二十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七點二億人次,貨郵運輸量八百五十萬噸,年均分別增長百分之十點八、十點四和六點二。
《十三五》規畫提出,力爭在公共服務和新消費領域取得突破:首先要大力推廣短途運輸,滿足支線航空難以到達、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交通出行需求。
在新消費領域,大力推動航空旅遊發展,著力推動航空運動發展,推動競賽表演、休閒體驗、運動培訓等重點領域發展,在條件成熟的城市或地區初步形成「二百公里航空運動飛行圈」;積極推進私人飛行、航空俱樂部等發展,釋放新興消費潛在需求。
報導說,「十三五」時期,通用機場將達到五百個以上,通用航空器達到五千架以上,飛行總量達到兩百萬小時,飛行員將達到七千人。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