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定古蹟濟南教會將遷移,教友和貴賓拉著十二條粗長繩索「拔河」,象徵古蹟遷移工程開拔。圖/濟南教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知名的濟南教會和教堂後方主日學教室,皆為市定古蹟,近年欲增建,考量建築年久受損、且不可被破壞,決定不蓋高樓改向下開挖,工法欲將主日學教室「乾坤大挪移」,先平移二十四公尺、向下開挖地下室再移回去,昨舉行開工感恩禮拜。
文資委員李乾朗表示,濟南教會一九一六年興建,去年才剛慶賀百年,外觀是維多利亞式歐風小教堂,主日學教室則約一九三五年興建,是教會培養生力軍的宣教場所,外觀不會做得很高、很尖,屬於鋼固建築,外牆也是國防色調的綠面磚,彰顯昭和年間記憶,兩者各有歷史。
據了解,濟南教會近年空間不敷使用,因此委託建築師規畫遷移改建和修復工程,教會原考慮將主日學教室改建成大樓,但會影響教堂景觀,因此決定不蓋大樓,只加蓋二層,並往下挖地下室,李乾朗指出,小小的工程執行上卻相當困難。
最大難題,是如何在古蹟下挖掘地下室。負責工程建築師張哲夫表示,主日學教室將全棟保留,為了開挖,要先花一整個月的時間將古蹟平移二十四公尺,在原址向下挖掘連續壁、補強地基作業,再將古蹟遷回原址修復。
完成後,主日學教室將有二百座位的佈堂,地下一樓綠園中庭可供教友靜思默想。全案於二○一二年提出構想,二○一四年通過文化局審查,二○一六年取得建照,昨日舉行動土儀式,預計二○一九年完工。
昨日禮拜上,由小朋友執鏟動土,並設計十二條粗長的繩索讓三百位與會者使盡吃奶之力「拔河」。
教會牧師黃春生更手拿一張翻拍舊照,表示有位九十多歲日本老奶奶,去年回台尋根,找到了濟南教會,追憶一九二九年兒時在這棟主日學教室上學、做禮拜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