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新銘從鋼鐵公司主管轉職當「保爸」,雖然薪水少一大半,但很有成就感。圖/蔡孟妤
【本報高雄訊】「保母」不只有女性能勝任;原任職鋼鐵公司的男子黎新銘轉職投入居家托育服務,當起「保爸」,曾獲高雄市社會局優良兒童成長檔案評選冠軍。黎新銘說,當「保爸」看孩子一步步成長,充滿成就感。
黎新銘的妻子林雅玲為了陪伴女兒,四年前辭去原本工作,改從事居家式托育(保母)服務;當時黎新銘是上市鋼鐵公司主管,工作忙碌,「幾乎全天待命」,失去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黎新銘說,他發現自己錯過許多女兒成長點滴,又看到妻子與女兒、托育孩子親密互動,喜歡小孩的他燃起投入托育工作的念頭。與家人溝通一年後,他辭掉工作,接受一百二十六小時托育人員專業訓練結業,並向社會局登記執業,展開「保爸」生活。
黎新銘說,學理工的他從沒想過有天會成為「保爸」,雖然「薪水比以前少一大半」,但賺到陪家人的時間,家裡也充滿孩子的歡笑聲,讓他成就感十足。
夫婦倆現在收托四名幼童,每月都會設計不同的活動課程及遊戲,並注意孩子發展狀況。他們每天寫工作日誌給家長,並製作孩子的成長檔案,和家長分享孩子的驚喜時刻。有些已「畢業」的家庭,還會找夫妻倆參加孩子生日會,讓他們備感窩心。
「保母、保爸一樣好。」高雄市社會局表示,目前全市有二千五百六十名合格托育人員,男性僅一百多人,占不到一成。社會局盼更多男性打破性別迷思,投入托育工作。
社會局兒童及少年福利科長林欣緯表示,傳統觀念認為托育是女性工作,其實「保爸」做得一樣好;對男孩來說,保爸也能成為父親般的學習對象。
社會局提醒,新手爸媽可依需求選擇保母或保爸,但一定要找領有社會局「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合格者;托育前要親自看過托育場所,並與托育人員溝通,充分告知孩子病史等狀況,還要記得簽約,將托育時間、方式、收費等清楚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