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佛光山 傳揚人間佛教 方秀雲願盡己力

文/方秀雲口述(國際佛光會安南一會督導)、記者杜憲 |2017.01.16
1479觀看次
字級
方秀雲。圖/記者杜憲昌

我在三十多年前開始親近福國寺,可說是託了兒子的福,更是公公幫忙結的緣。

三十八年前,我二十五歲時,舉家搬到台南市安南區,就在福國寺附近,三個兒子也就近送讀慈航幼稚園。那時候因為年輕,和佛教沒有接觸,雖然常在幼稚園出入,但並不知福國寺在做什麼。

過了四年公公往生,妹妹提醒要請法師來為公公誦經,正傷腦筋不曉得該到哪裡請,妹妹想到福國寺,又巧遇熱心師姐告訴法師,我的三個兒子都讀慈航,是不是能與我們結緣,法師答應幫忙,並善意提醒我們,公公百日時要到福國寺誦經。

那是我第一次踏進福國寺大殿,感覺很是莊嚴,非常祥和。那時我在做新娘禮服非常忙碌,但不知為何,在那之後好像有一股力量極力要把我推進福國寺,有種非去不可的感受,自此開始參與道場的活動,甚至也參加短期出家。

後來因為法會需要義工協助煮食,住持依圓法師徵求我與另外兩位師姐的幫忙。首次近距離觀察法師的作息,才發現法師好像都不得閒,清晨四時去市場,回來才把菜放下,馬上趕著做早課,接著又是法會、開示,除了例行性事務,還要招呼信眾,也不見他們喊累,覺得很感動。再經過幾次法會,看到法師到處找大寮(廚房)義工,更感心疼,所以自告奮勇「我來煮」。

義賣美食

協助道場重建

本來烹飪就是我的興趣,得到法師認可,在寺院服務很歡喜,只是沒想到愈做愈有興致,看著每次法會、過節都需要粽子、包子和饅頭等,想說不如自己來做,還可以幫寺院省點錢,就和法師以及其他師姐商量,開始義工DIY。

佛光山接手的福國寺已是多年老建築,常常遇雨則漏,但總還堪使用。有信徒看到我們做的粽子、月餅、年糕,詢問可否外賣,遂想一來可以服務信眾,再者也為寺院籌些經費,所以就開始了義賣。

二○○九年的八八水災,硬是迫使寺院面臨非重建不可的窘境。法師們一方面收拾殘破的寺院,和本山討論重建的事宜,一方面暫借一位師姐閒置的房子,續行弘法工作,同時著手重建工程。其時也持續在義賣並做環保回收,終於在前年重建完成。

看著現在莊嚴宏偉的福國寺,想到以前的景況,不由得對法師更多了一層感佩。

視眾如親

讓人感動在心

我在福國寺與法師相處多年,持續護持而不退轉,很重要的原因,是彼此建立有如親人的情感。二○○八年的清明,當時福國寺正忙著法會,我的同修心肌梗塞,轉送奇美醫院緊急開刀治療。我沒有告知任何人,每天工作告一段落之後才趕往醫院。後來得知住持妙詠法師察覺有異,偷偷跟蹤我到醫院,並默默為同修祈福祝禱。就是這樣視信眾如親的態度,讓人更為親近認同,想來是大師身教的耳濡目染。

我對大師深刻的印象,是像家裡的尊長,親切慈祥。以前大師常有機會到福國寺,法師都叫我幫大師泡茶,大師親和關懷和我聊天;過年吃團圓飯的時候,信眾不好意思和大師同桌,就請我的父母親和大師結法緣,大師非常親切地招呼……點滴讓人溫暖感動在心。

大師常說「佛光山是給出來的」,不只是對親近的信眾,世間眾生同樣也都是大師關懷的對象,這就是大師所推行的人間佛教。所以能夠跟隨大師腳步,有佛法,不僅個人心靈安住、家庭圓滿,更可減少社會的負擔。所以我認為大師就如世間的佛,是要來度眾的,而我有幸能夠跟隨大師,是我的因緣福報,當然更應該珍惜、相挺,未來也要繼續為人間佛教的弘揚來善盡自己棉薄之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