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為強化病媒蚊傳播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團隊研發出可同時鑑定出九種常見蚊子種類的「病媒蚊DNA鑑定晶片」,打破傳統只能鑑定單一物種的模式,不僅能加速蚊種篩檢效率,更成為病媒蚊防疫新利器,研究成果已刊登在最近一期的醫學昆蟲學期刊上。
登革熱、瘧疾、日本腦炎、茲卡等傳染性疾病主要都是靠蚊子作為傳播病原,如何透過蚊子種類鑑定並及早掌握病媒蚊生長數量,更是防止疾病散播的重要關鍵。
然而,傳統鑑定方式需採取一隻隻蚊子個別鑑定,不僅耗力亦費時;有鑑於此,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杜武俊與葉文斌特別開發出常見病媒蚊DNA鑑定晶片,可透過晶片同時篩檢多個蚊種的方式來縮短鑑定時間與人力,幫助防疫單位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葉文斌指出,新研發的晶片除可進行蚊子的成蟲鑑定外,蚊子的幼蟲與卵也適用,不只突破傳統鑑定方式的限制,未來團隊還將開發更多蚊子種類及數量的鑑定晶片,希望為病媒蚊防疫工作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