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才能得天下,治天下要王力行,最後的目標是追求高希均。」這是吳敦義前副總統,在參選國民黨主席記者會時,巧妙引用遠見雜誌以及其發行人王力行與高希均的名字,妙論治國之道。
一月九日,我出席吳前副總統的參選記者會,但我的「出席身分」卻有點不太一樣,以「報導者」的角度,透過臉書全程直播記者會。
大家都說,國民黨只會內鬥,根據這個刻板印象,只要有人宣布參選,就會被解讀為「鬥爭開始」、「分裂肇端」,然而,有沒有人認真的聽完所有參選者的理念,先不帶成見地傾聽,再來評斷,誰是最優秀人選呢?
這才是國民黨最大的問題,不純然是有志出來角逐職位的人,造成彼此嫌隙,往往是,各自支持者、簇擁者因為太愛自己支持的人,於是對其他參選者因愛生忌,產生「敵意」,而這一方的敵意,又會刺激另一方的敵意,進入鬥爭的惡性循環。
因此,我想做件「不一樣」的事,把自己定位為「國民黨內的公共電視」,運用我目前已有三十三萬粉絲的臉書平台,不管是洪秀柱、吳敦義或郝龍斌,有志參選國民黨主席的人,我想以這個尚算有一點點網路人氣的平台,在自媒體時代,讓網友有機會完整的聽聽各參選人的想法。
所有的評斷,不是應該從「傾聽」開始嗎?如果,對一個政黨認同,那麼該做的,是參與撕裂這個政黨,還是讓自己成為這個政黨「凝聚的加分」呢?就是這個問號,讓我決定直播吳前副總統的記者會。
這當然不容易,直播完吳前副總統記者會後,馬上就有網友截了訊息給我,說網路上已經有人開始「攻擊」我,說我已經選擇「挺吳」,「先打再說」。但這些攻擊者好像忘了一件事,不久前,我才直播郝龍斌的核食公投連署,訪問郝龍斌;而一周多前,在洪秀柱宣布角逐連任時,我也邀請洪主席參加我的散步會。
在一場選舉中,每個人有自己偏好的支持對象,是很正常、也很健康的事。但我想運用我微薄的網路力量,讓三位候選人都有多一點發聲的機會,這也是我選擇為我認同的政黨「加分」的方式。由於國民黨在野,不再受傳統媒體青睞,努力幫助大家的理念曝光,就是增加國民黨的理念聲量。
不管是哪一位參選者,都應給予祝福,黨主席選舉角逐者眾,集思就能廣益,這也將是國民黨釐清路線的好機會。而我能做的,就是透過自己的社群平台,把所有候選人的參選理念傳布出去。讓大家一起來思考,誰是接下來國民黨的「最佳舵手」。
手足登山、各自努力,期待這場黨主席選舉,是一場高度氣度兼具的君子之爭。
羅智強(台北市/野台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