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圖〉彩色帛畫,全長約100公分,寬約50公分,44位人物伸展不同動作。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本報台南訊】從小開始跳健康操的國民運動習慣,其實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被當作是普遍的養生觀念,台南市文化局舉辦「道法萬象—壇場科儀與丹道養生」特展,明天將邀請輔大宗教學系副教授莊宏誼於鄭成功文物館為大家解說道教養生觀,並示範氣功健康操,為民眾解開養生之謎。
特展中,有來自1974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中出土的西漢〈導引圖〉彩色帛畫。該畫全長約100公分、寬約50公分,每排有11位人物,共有4排,伸展出44個不同動作。「導引」是古代健身與養生法,這也是目前現存最早記錄此知識的圖譜。
文化局表示,畫中不論男女老少,徒手做動作或是器械運動,甚至有的在圖旁還題上不同名稱,有以「動物」為名的姿勢,如「堂狼(螳螂)」、「鳥伸」、「熊經」;也有以治療疾病的名稱命名,如「引膝痛」、「引聾」、「痛明」等,可知在2千多年前的社會,就將「導引術」視作健身與醫療體操。
明天下午舉辦特展系列講座,邀請輔大宗教學系副教授莊宏誼主講「道教丹道養生入門」,將介紹五臟六腑氣化作用形成能量的「氣機」養生觀,為民眾解開現代社會對於氣功及養身保健觀的疑惑。
特展將展出至2月19日,歡迎民眾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