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仿紐西蘭奇異果部分在義大利種植的境外生產模式,台灣與澳洲簽訂合約,將帶著台灣荔枝的非主要品種到澳洲打天下,未來,原本只能在台灣夏季生產的荔枝,也能在南半球的澳洲夏季生產,等於全年都能供應荔枝,新政府的台灣水果戰,首波就要主打荔枝牌,不過民間憂心,未來會不會出現澳洲荔枝打台灣荔枝的情況。
此外,隨著極端氣候愈來愈嚴峻,農作物優先受害,今年蔬菜量大受影響,菜價也飆到史上新高,農委會正與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洽談合作事宜,未來,可能在當地種植台灣的高麗菜品種,在颱風季節蔬菜短缺時,可以即時供應回台。
農委會八月與澳洲簽訂合作契約,由台灣供應六個荔枝品種,帶至澳洲給當地農民種植,目前正進入一年期檢疫中,通過檢疫後,於後年開始正式試種,若成功,未來台灣荔枝等於可以全年供應,冬天也能吃荔枝。
農委會國際處處長陳俊言表示,過去農產外銷,是台灣吃剩的才賣出去,會跟澳洲合作生產,是因許多國外的通路商常對我們水果的數量跟品質不穩定要求改善。
不過,我國的荔枝品種帶去澳洲,會不會重演過去民間私自帶著品種到大陸海南島,結果導致仿台灣水果打台灣水果的場面。陳俊言說,澳洲對於品種權有嚴格的保護,所以不會特別擔心品種權被盜,這次帶去的荔枝品種,也不是台灣主打的玉荷包等荔枝品種。他也表示,荔枝只是現在第一個合作案,未來與其他國家仍有其他合作可能,但一定會保障品種權、不能打到國內農民,政府會做好把關。
今年風災不斷,農作物巨大損失,農委會正在跟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會談合作種植高麗菜的事情,目前雙方都有高度興趣,農委會指出,如果合作成功,未來,在東南亞種植的高麗菜,也能在特定季節如颱風季節時,談出一定的比率回銷台灣,在蔬菜量少時,可以發揮穩定菜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