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 南法亞維農古城 文/陳亦偉 |2016.12.11 語音朗讀 21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亞維農作為教廷期間,一共經歷九位教皇,教皇宮內掛有九位教皇的畫像。圖/陳亦偉 天主教廷曾遷至亞維農,教皇宮是當時教宗居住及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圖/陳亦偉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六年九月號 http://www.cna.com.tw 圖/陳亦偉 每年一到藝術節,教皇宮中庭廣場搭起約2,200個座位的露天劇場,高聳的宮牆成了天然舞台背景。 圖/陳亦偉 位於法國南部隆河(Rhone River)下游的亞維農(Avignon),是普羅旺斯(Provence)區西邊小城,一年四季都是觀光客駐足的景點,如今更以亞維農藝術節(Festival d' Avignon)聞名於世。 創始於一九四七年的亞維農藝術節每年七月舉行,讓法國南端這個中古世紀小城蛻變成表演藝術之城,上千檔節目在上百個地點上演,加上隨處可見的街頭表演,年年吸引數十萬觀眾及觀光客聚集,已成全球文化界著名的慶典之一。 每年一到藝術節,城內地標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中庭廣場搭起約二千二百個座位的露天劇場,高聳的宮牆成了天然舞台背景。 藝術節一個月期間,一走進亞維農城,很難不被眼前的表演藝術盛況震撼:處處高掛、張貼各式節目海報及旗幟,各式表演在每一角落隨時發生。這裡西班牙舞者架勢十足跳起扇子舞,那裡又見一隊中世紀貴族公主翩翩走過,劇院各節目開演時間更從清晨至午夜。 很多人也許不曉得,羅馬教皇曾遷都此地。十四世紀時,教皇克勉五世(Clemente V)因派系鬥爭,不得不離開羅馬,暫居至亞維農,亞維農一度成為天主教教廷所在地。 現今教皇宮就是當時作為教宗居住及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由教宗本篤十二世(Benedict XII)所建、克勉六世擴建而成。教皇宮面積廣約一點五萬平方公尺,嵌入在岩山中、被周長四公里的城牆所包圍,非常堅固。 教皇宮在教廷遷回羅馬梵蒂岡後,成為教皇正副使節的宅邸,其後也被當做軍營。歷經戰火、法國大革命時的破壞,現今的教皇宮外觀依舊雄偉,但內部卻是空蕩蕩的一片,不見當年教廷時期的華美。 一一七七年至一一八五年間興建的聖貝內澤(Saint-Benezet)橋,也就是現在所謂的亞維農橋(pont d Avignon),當年的二十二個橋拱連接亞維農與亞維農新城兩岸,由於侵蝕與天災、戰事等破壞,如今只剩下四個。亞維農橋因一首世界名曲「在亞維農橋上」(Sur le pont d Avignon),讓這座殘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視為珍寶,更是遊客必訪的指標景點。 前一篇文章 讓坐這件小事 各國文化大不同 下一篇文章 鏡頭下 吉隆坡咖啡山原始森林 熱門新聞 01【詩】願望2025.04.2402三好普門盃國小籃球賽 東興奪冠2025.04.2203洛城佛光人聚西來寺 共思弘法願景2025.04.2104【臆想截圖】植物般的存在2025.04.2205全球最美書店 閱讀成風景2025.04.2306【獻給動物朋友的詩】黑翅鳶,你好紅!2025.04.2407文學星雲講座首場 楊照談歷史小說精髓2025.04.2108【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2025.04.2009打敗少子化 私小生10年增逾3成2025.04.2210捐血表揚 佛光會榮獲績優團體2025.04.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常保幽默 健康又長壽自信的肢體語言 讓你擁有強大氣場 作者其他文章高效率高產能 小國荷蘭打造農業奇蹟【氣候變遷】地球在發燒 地球暖化海面上升 小島國家為生存而戰《時事分析》中國珠海航展亮劍 美中競逐空優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