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死戰
義大利總理倫齊(中)二日在佛羅倫斯出席大型集會,為遊說選民於公投支持修憲作最後努力。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近三年前,佛羅倫薩市長倫齊,在短短數個月內登上義大利總理寶座。在近三年後,周日舉行的憲法改革公投或令這名有史來最年輕的總理打回原形。
根據民調顯示,選民傾向反對倫齊精簡國會的提案。這名中間偏左派的領導人早前表態,一旦輸掉修憲公投的話將會下台。賭上自己仕途的倫齊,周五再次呼籲國人支持修憲公投,並稱相關提案有望令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他在家鄉佛羅倫薩向出席集會的群眾表示:「(周日)或改變我們孩子的生活。」倫齊表示:「這不是為了我們,不是為了一個政黨,這是為了他們(孩子)。」
金融界與歐洲領袖擔心,一旦反對陣營獲勝的話,或將觸發政局動盪,以及為義大利搖搖欲墜的銀行界形成新一波的衝擊,將歐元區推向新的危機。
致力扭轉民調劣勢的倫齊表示,支持修憲提案將「給予義大利人編寫新歷史的機會。」他聲稱:「若支持修憲陣營獲勝的話,義大利將成為歐洲的領袖。」他曾承諾,若東歐國家未能按照配額收容難民,義大利或將以「一票否決權」阻止歐盟的下次預算。
自稱「局外人」的倫齊在上任後時,揚言要大刀闊斧改革,卻顯得力不從心。一些批評人士認為,他在改善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做得不夠快。倫齊在二○一四年黨內逼宮成功,以三十九歲之齡成為義大利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
是否召開峰會因應 歐盟激辯
經常以墨鏡、襯衫及牛仔褲亮相的他,一度被譽為是最親近年輕一代的總理。不過,現年四十一歲的倫齊光環漸退,目前正受到民粹主義者和極右派在野黨的嚴峻挑戰。而隨著義大利經濟未見起色,年輕人失業率高漲,導致他的民望下滑。
針對義大利政府若是公投失敗造成市場動盪,知情人士二日表示,歐盟官員已就是否要緊急召開歐元區領導人會議進行過辯論。一些官員呼籲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義國憲改公投失敗後召開歐元區峰會,但圖斯克已拒絕這項主張且認為無召開峰會的理由。
另一方面,英國脫歐及川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後,反映出反建制情緒與民粹主義勢力的崛起。歐洲左翼與中間路線政黨近期在選舉中幾乎全軍覆沒,即將於周日舉行修憲公投的義大利與總統選舉的奧地利恐同告失守。
奧霍費爾借助反全球化崛起
中歐國家奧地利周日舉行總統選舉,一旦極右翼政黨自由黨候選人霍費爾當選的話,這將是歐洲自二戰結束以來選出首名極右翼總統,勢必大大鼓舞世界各地民粹主義陣營的士氣。
奧地利大選正值川普當選總統四星期及英國舉行公投脫歐五個月。根據民調顯示,主張反移民政策的霍費爾與獨立人士的生態學家范德貝倫的選情膠著。
奧地利總統雖然只是像徵性職位,但明年法德荷等歐洲多國將舉行大選,此次霍費爾和極右派自由黨一旦勝選,對歐洲民粹主義人士是重大象徵性勝利。
儘管富裕的奧地利被視為是歐洲一體化最大贏家,不過效仿川普的霍費爾,借助反全球化及反多元文化的情緒強勢崛起。
他曾指「奧地利沒有容下伊斯蘭的地方」,並指控穆斯林是好戰分子。他也批評范德貝倫是個「共產主義者」和「綠黨的獨裁者」。
義大利公投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