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足底筋膜炎是不影響生命安全,但卻嚴重干擾生活品質的疾病。醫師指出,從事需要久站工作的人是高危險群,可透過三個經典症狀先自我檢測,早期治療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骨科醫師陳建宏表示,足底筋膜炎有三個常見的典型症狀。包括晨起下床走路,足跟劇烈疼痛;足底有明顯的壓痛點;及走路會有明顯的避痛姿態。自行檢測若發現症狀,最好馬上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不論是物理治療、或是注射藥物、開刀等,早期治療會有較好的效果。
陳建宏表示,在門診中常遇到病患說,「早上起床無法下床走路;走兩步會好一點,但多走幾步或到下午就又會不舒服」。這類患者愈來愈多。當足底筋膜或是相連的屈指肌腱受到長期的拉扯或傷害;如長期走路、慢跑、跳躍等動作,持續性的足底受力。可能會造成後足筋膜發炎或病變,形成所謂的足底筋膜炎。
陳建宏說,天生足部結構的異常,如扁平足、高弓足,較容易在運動後產生足跟疼痛的症狀;另外,像警察、軍人、體育選手、老師、美髮業者等,需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也是好發「足底筋膜炎」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