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景氣不佳,各種販售「遞延性商品」商店倒閉機率升高。有愈來愈多銀行業者同意,如果消費者刷卡購買遞延性商品,結果商店倒閉,可以依比例退還部分費用,但贈品不在賠償範圍內。
所謂「遞延性商品」,是指須一次付款,但可分期使用的商品或服務,例如一次要買十張的美容護膚券。銀行業者指出,由於競爭激烈,很多店家都是半買半相送,但景氣不佳,這種賣券店家的倒閉風險也很高,消費者若貪小便宜,這些抵用券最後可能都變成廢紙。
據了解,國內各大銀行已經把各式「賣券」產業列為高風險商店,目標包括全台超過一萬家的護膚中心、銷售長期美容課程的美容中心、健身中心、婚紗店、美語補習班、靈骨塔業者等。
為避免一些不知名小店家遊說消費者刷卡買商品券,銀行業緊釘各種「賣券」產業,考慮調高這些商店的信用卡收單手續費率。同時,銀行業者也達共識,如果販賣遞延性商品的商家倒閉,同意賠償消費者的求償,但贈品不在賠償之列,而且僅限刷卡消費者。
舉例來說,消費者花三千元,刷卡購買一本買十送五的餐券,十五張餐券用了五張後,商店倒閉,消費者認為平均一張券價值二百元,剩下十張券,銀行該退二千元;但銀行認定消費者只買了十張,用了五張,另五張贈品不能算進退款範圍內,所以只能退一千五百元。
銀行業者建議,刷卡買這種長期商品,最好三思,若要參加健身中心,不要支付長期年費,最好改為付月費。若刷卡買分期商品,發生店家「無法提供勞務」情況,要提出當初刷卡簽帳單及合約書,銀行才會僅就合約的「剩餘價值」受理退費。
銀行業者提醒,由於收單銀行考慮調高「賣券」產業的刷卡收單手續費率,有些商家可能以成本太高為由,只收現金不收信用卡,消費者購物時要三思,否則店家倒店後,只有自認倒楣。
另外,銀行公會建議,消費者如果要刷卡分期,最好不要超過十二期,免得日後權益受損,還要花時間精力爭取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