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蒲遷村座談 陳菊臉書直播

 |2016.11.20
1587觀看次
字級
居民戴口罩抗議空汙。圖/劉學聖
大部分大林蒲當地居民對於遷村意見紛歧。 圖/劉學聖
行政院長林全(右)與高雄市長陳菊(左)仔細聆聽大林蒲居民意見。 圖/劉學聖

【本報高雄訊】行政院長林全昨天南下高雄,與大林蒲居民座談,但聽過三十名居民代表的心聲說,他說「心情很沉重」,承諾不論遷村與否,都會改善環境汙染問題,若有遷村共識,也會從優考量。

林全說,大林蒲、鳳鼻頭沿海六里汙染是過去國家發展經濟造成,他代表政府向鄉親們致歉。

林全提出二個承諾,不論遷村與否,政府都有責任積極改善空氣汙染問題,其次是,如果在地居民有高度遷村共識,居民的居住權及財產權都會從優考慮,讓大家的生活品質比現在更好,未來的溝通、調查及規畫細節,行政院會尊重並全力支持市府所提出的方案。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行政團隊,交通部長賀陳旦、環保署長李應元,與國營企業中油董事長陳金德、中油董事長翁朝棟等都到場,許多在地居民特別用手機直播、市府全程在市長陳菊臉書上直播,強調公開透明。

首位發言吳佩芳說,政府對國土規畫不周詳,要求遷村過程要公開透明。「沿海六里遷村若比照紅毛港方式根本是錯誤的!」居民林維群說,未來不得已要遷村也要一坪換一坪。

張文如贊成有條件、有前提的遷村,他說,居民在意的是遷村後,這塊土地要怎麼使用,這塊土地若繼續拿來發展重工業,繼續增加產業汙染,不管遷到哪裡都是一樣,「竟然工業區產值這麼多,為什麼這些經費不能拿來做設備改善、降低汙染」。

吳婉菁說「今天不是我們自願要遷村,是這裡的汙染讓我們不得不遷村」;鳳森里黃耀雄提醒執政者,當出選擇從政的原因「莫忘初衷」,遷村是「假議題」。

大林蒲活動中心內昨天擠滿關心民眾,場外也架設大螢幕,讓居民都看得到,警方初估內外至少有一千多人。

在地鄉親心聲 內心沉重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高雄團、「高雄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及「民間監督大林蒲鳳鼻頭遷村聯盟」也在場外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降低汙染,提出停止所有開發環評,遷村應先召開行政聽證會等訴求,呼籲行政院不要玩遷村兩面手法。

陳菊表示,市府要先啟動遷村的普查,遷村前空汙費專款專用,承諾今後不會有空汙的產業進入高雄,未來高雄不會有石化專區的問題,到底要不要遷村,一定是透明公開、網路直播,讓民眾更了解遷村的這度。

林全說,他從小住在左營,離後勁五輕及半屏山水泥廠很近,頗能感受大林蒲、鳳鼻頭鄉親生活在重工業包圍環境的痛苦及不便,聽見在地鄉親的心聲,心情非常沉重。

大林蒲遷村四個安置方案(四方案擇一)

1

領取等值現金 一次領取房、地補償費與救濟金,適合不願意配售土地而另有規畫的安置戶。

2

配售土地自行興建 政府在遷村地點配售土地予安置戶,安置戶自行興建入住,適合想在遷村地點自行興建房屋居住的安置戶。

3

輔導購買民間成屋 一次領取房、地補償費與救濟金,政府輔導安置戶購買民間成屋,適合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區位及住房型態的安置戶。

4

配售(租)安置住宅 選購或承租由政府興建的安置住宅大樓,適合想住大樓的居民。

資料來源/高雄市都發局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