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成語是「直言不諱」,但很多時候總有些話我們說不出口;也許是單純的言語不通或不好意思,更多是怕尷尬、怕傷人、怕被誤會……讓我們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日本某巧克力品牌就以《說不出的那句話》為題推出微電影作品(上集:http://youtu.be/2YEMmT43Zas;下集:http://youtu.be/JFT3ibpmbzI),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故事主角是一位高中女生小林友梨,正值彆扭的青春期,五年前病逝的母親常常告訴她,「人活著要將心比心」,然而,當父親打算再婚時,還是讓她無法釋懷,尤其新媽媽並不是日本人,而是不會說日語的台灣空姐余湘玲。
隨著父親調職及新婚,友梨一家搬到台灣,被迫轉學。十六歲的孩子,學校就是全世界,然而陌生的環境與同學加上無法溝通,讓友梨彷彿溺水般感到窒息。雖然也有同學試圖向她表達善意,但遲疑之間卻錯失了可以拯救自己的機會。
翻開書包,看見湘玲幫她放入、寂寞時聊以慰藉的巧克力,勾起了友梨的回憶。小時候媽媽鼓勵友梨時,就是送她這個紅色包裝的巧克力,這是她與媽媽最深、最親密的連結。是父親告訴她的吧?當湘玲討好般地拿出同品牌的「大人」口味時,卻讓友梨大為反感……
友梨的另一個「不習慣」是飲食,倒不是口味的關係,而是台灣人總吃外食,不在家自己煮,更不常與家人一起吃飯。伴著電視的微波餐盒、一個人的豆漿燒餅,總是食不知味,少了「家」的味道。其實湘玲偶爾也試著做飯,但手藝不佳的她,下廚有如災難,最後總還是外食收場。
這天放學,又看見包包裡的巧克力,怎麼能承認寂寞呢?友梨倔強地把巧克力轉送給曾向她表示善意的三個女孩。轉身離開之際,女孩們突然親切地叫住了她,原來包裝背面竟寫了一些字……依往例,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就留給您自行觀賞囉!
這部跨國團隊創作的微電影,巧妙地將台、日文化差異,與女孩面臨生活巨變的心境結合,打造成動人的故事,尤其對青春期叛逆,並非以強烈外顯的情緒、動作呈現,反而更讓人感受主角的強自壓抑。雖然情節或表演偶有牽強,仍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