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想要一支筆,可以好好咬著寫字!」花蓮高中一年級學生王宣翰因先天性疾病,只能透過特製的口咬筆寫字,但陪著他讀書的特殊用筆卻面臨停產窘境。台北科大從媒體上得知此事,由機械系副教授汪家昌帶領團隊,三次往返台北、花蓮為王宣翰客製化專屬口咬筆和輔具,讓王宣翰能繼續圓夢、用嘴翻轉人生。
今年五月國中會考時,新聞報導提到花蓮縣新城國中一名患有「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的國三應屆畢業生王宣翰的求學故事,因手無法拿筆,他只能靠嘴巴咬筆寫字,使用的筆是從日本引進的特殊口咬筆,但廠商已停產。
台北科大校長姚立德看到這則新聞後,有感大學需善盡社會責任,特別委託專長3D列印醫材的汪家昌帶領團隊,三次往返台北花蓮,為王宣翰客製化專屬的口咬筆和手肘輔具。
此次團隊結合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牙醫師,以及兩名博士生,一名擁有物理治療師資格,另一名則是製圖好手。汪家昌表示,王宣翰長期用口咬筆,造成牙床鬆動、咬合扭曲並有嚴重的脊椎側彎,團隊任務除了優化口咬筆的設計,還要在口咬筆加上咬合器,矯正宣翰的咬合,並製作合適的輔具。為了讓筆可更好用、更耐用,汪家昌製作的3D列印口咬筆,咬合物是醫療級材質、筆芯可從一般文具行購買替換。
樂觀的王宣翰未來立志讀台大法律系,當法官為百姓伸張正義。希望以後到台北科大走走,親眼看看這個幫助他圓夢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