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風華下 尋訪郵政博物館再憶魚雁往返歲月

文/胡玉立 、黃貞貞、曾依璇 |2016.11.06
2018觀看次
字級
加拿大2013年發行「唐人街牌坊」紀念郵票,邀請加拿大八位插畫家,以水彩畫方式畫出加拿大八個城市的唐人街牌坊。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加拿大郵局今年初發行的「猴票」主題是「靈猴獻瑞」。左側為國際版,右側為國內版。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加拿大郵局邀請華裔藝術家伍啟榮負責設計「唐人街牌坊」紀念郵票系列中的密西沙加中華門圖案。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1840年英國推出世界上第一張可以黏貼的郵票「一便士黑色郵票」,郵票主題為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肖像。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今年慶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90大壽發行的郵票,使用女王幼時與父親國王喬治六世合照。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1998年為紀念黛安娜王妃逝世,英國皇家郵政推出紀念黛安娜王妃郵票。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英國郵票今年已邁向第500周年。圖為1966年英國首次推出的耶誕節紀念郵票。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一般法國郵局販售的郵票,大多是統一樣式的瑪麗安娜頭像,熟門熟路的觀光客和愛好者會特地到巴黎這間專門店尋寶,購買特殊設計的精美郵票。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梅恩大道21號的郵務專門店雖不大,但售有法國及其屬地和臨近小國的精美郵票,值得一探。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位於巴黎第15區蒙巴納斯塔附近的郵務專門店,售有歷代郵差人偶、郵差包等紀念品。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五年十月號 http://www.cna.com.tw

文/胡玉立 、黃貞貞、曾依璇

加拿大年年推生肖郵票

盡顯多元文化價值

加拿大郵局自一九九七年開始在農曆新年期間發行生肖郵票,至今從未間斷,二○一三年,還特別推出「唐人街牌坊」郵票系列,不但凸顯中華文化,更是洛陽紙貴。

環顧世界各地,發行生肖郵票的國家不一而足。日本早在一九五○年發行了虎年生肖郵票,創各國之先;大中華地區第一枚生肖郵票,是由中華民國於一九六八年發行雞年郵票;中國大陸的生肖郵票,則是從一九八○年的猴票開始。

由於全球五大洲都有不少國家熱衷發行生肖郵票,也讓集郵界年年有機會比較不同國家生肖郵票的圖案設計、發行量、欣賞角度和投資收藏價值等面向。

加拿大郵局從一九九七年一月七日開始發行第一輪生肖郵票,第一枚為「牛票」,至今不曾間斷。而且每一回生肖郵票,從邀請專家構思設計圖案至公開發行,過程毫不馬虎,慎重行事的程度,儼然是加拿大郵局一年一度的重要大事。

打從第一枚生肖郵票開始,加拿大就對總體設計有明確規畫,不但在樣式上取勝,生肖文化的內涵也十分豐富。熱衷集郵人士評論指出,加拿大生肖郵票的發行背景,出自於加拿大對多元文化的重視、華人在加拿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生肖文化的影響力逐漸在全球擴大。

加拿大郵局一開始就很用心,努力與美國等其他發行生肖郵票的國家有所區隔,也讓加拿大的生肖郵票,站在別出心裁的制高點。儘管因為準備郵票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讓加拿大生肖郵票錯過在鼠年首發的時機,但首枚「牛票」的出色表現以及「無面值」永遠郵票的特別樣式,都讓集郵界津津樂道。

至於加拿大郵局今年初發行的「猴票」,主題是「靈猴獻瑞」。一月初發行的國內版猴票,以紅色為背景,票面中央一隻騰空而起的美猴王,頭戴紫金冠、手舞金箍棒、腳踩筋斗雲,頭頂兩束雉雞翎迎風擺動,美猴王騰雲駕霧之際回首凝望,威風凜凜。二月初發行的國際版則是一款用紅、黃、藍等色描摹的經典中國京劇美猴王臉譜。

國際版設計師、約克大學設計系華裔教授伍啟榮說,他兒時經常跟隨愛看京劇的父親到梨園探班,耳濡目染,也讓他想到可以將京劇臉譜運用在今年的猴票設計上。儘管這並非伍啟榮第一次應邀為加拿大郵局設計郵票,但猴票的圖案構思、設計、成形,仍花了他兩年時間才完成。

伍啟榮第一次參與設計的加拿大郵票,是二○一三年五月呼應加拿大亞裔文化月,由加拿大郵局發行的一套八款「唐人街牌坊」紀念郵票。

這套「唐人街牌坊」紀念郵票,邀請加拿大八位插畫家,分別針對位在多倫多、溫哥華、維多利亞、溫尼伯、密西沙加、艾德蒙頓、蒙特婁、渥太華等八個城市的唐人街牌坊,以水彩畫方式創作,再由郵票設計師洛赫克思(Helene L'Heureux)設計郵票整體裝飾。

伍啟榮負責設計的是密西沙加中華門郵票。他說,接受加拿大郵局委託設計後,他針對密西沙加市的「中華門」結構,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考察,拍攝了五百多張圖片,由日出到日落觀察不同形態,最後創作出幾十張草圖,向加拿大郵局提供了三張正式設計稿,自己再選出一張最滿意的作為郵票最終圖案。

加拿大郵局郵票服務部總監菲利普(Jim Philips)表示,加拿大發行「唐人街牌坊」郵票有好幾項原因,除了華美的建築外型,每個牌坊背後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這些唐人街牌坊也象徵加拿大的華裔士兵和勞工,他們來到這裡,協助創建了國家。

菲利普說:「這些郵票述說著亞裔長久以來,對加拿大這個國家的參與和貢獻。它們所代表的是,因為我們擁有豐富多元社區文化,我們的城市才能如此生氣盎然。」

(圖片取自/加拿大郵局)

英國郵票滿五百歲

發行要女王點頭

一八四○年英國推出世界第一張可黏貼的郵票,這個以當時維多利亞女王肖像為主題的設計一直延續至今。英國郵票設計不斷推陳出新,內容豐富多元,新郵票發行前須獲得女王批准。

今年英國郵政堂堂邁向第五百周年,西元一五一六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贈勳給第一任郵務大臣杜克(Brian Tuke),開啟郵政歷史,但在一六三五年前郵政服務僅限於國王與宮廷,國王查爾斯一世決定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在倫敦設立郵件辦公室,同時為了讓郵件在全國發送,開闢了六條郵件專用道路。

英國第一張可以黏貼郵票以維多利亞女王肖像為主,又稱為「一便士黑色郵票」(Penny Black),維多利亞女王過世後,英國皇家郵局以之後的君主肖像持續發行郵票。

除了君主的肖像,英國郵政總局自一九六四年開始每年發行紀念郵票,例如重要的紀念日,英國在藝術或科學不同領域對世界的貢獻等,平均每年會出版八套主題不同的郵票。

皇家郵政多在推出有紀念意義郵票的前五年就開始研究,一旦決定有需要慶祝的周年活動或事件,就會和設計部門討論,研擬十個具有重要意義和英國特色的主題,除了王室外,推出郵票上的人物都必須已經過世,不得有仍在世人物。

一九六六年英國推出第一張慶祝耶誕節的郵票,採用小朋友的畫作,之後每一年都會推出耶誕節紀念郵票;一九九七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車禍過世,一九九八年推出黛安娜紀念郵票,廣受民眾歡迎,許多人搶購收藏。

今年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九十歲大壽,皇家郵政推出紀念郵票,其中一幀是女王幼時與父親國王喬治六世的合照,女王純真無邪的萌樣,十分可愛。

郵票設計需遵守兩個原則,票面上必須有君主肖像,同時配上郵票票面價格,設計完成後,不論原創作尺寸為何,必須縮減到郵票大小尺寸,最後得到女王同意後才能印刷販售,過程嚴謹。

(圖片提供/英國皇家郵政)

巴黎郵務專門店朝聖

集郵迷的尋寶天堂

一般法國郵局販售的郵票,大多是統一樣式的瑪麗安娜(Marianne)頭像,熟門熟路的觀光客和愛好者會特地到巴黎一間專門店尋寶,購買特殊設計的精美郵票。

位於巴黎的法國郵政博物館(Musee de la Poste)完整展出法國郵務史,收藏歷代郵差裝備、郵務器具和從古到今的法國郵票,雖正因整修而暫時關閉,預計二○一七年重新開放,但仍不定時在其他展覽空間舉辦小型特展。

博物館雖暫時閉館,但關聯商店仍照常開放。這間位於第十五區蒙巴納斯塔(Tour de Montparnasse)附近、梅恩大道二十一號(21 Ave du Maine)的商店並不大,但也值得一探。

喜愛郵票的人可以在這裡找到設計精美、專供收藏的法國及其屬地郵票,也有臨近小國摩納哥(Monaco)、安道爾(Andorra)的郵票,還有法國郵局專屬紀念品、印有法國郵局字樣的帆布包、法國歷代郵差人偶和與書寫有關的各式文具。

店裡還有一個專區,陳列整理過的各國舊郵票,依照不同主題分成小包,每小包五十到一百張,主題涵蓋花鳥蟲魚、太空、城堡、奧運、文學等,有些手工藝愛好者會買來加工,或貼在手帳本裡當作裝飾。(圖/曾依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