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尋也
我喜歡音樂,欣賞音樂是人生至樂,而演奏則又是更高境界,技巧的成熟度,音樂的感受度,都是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演奏樂曲的關鍵。小時候學習古典鋼琴,常常因為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而受盡責罵,我很努力地呈現著樂曲,但左右手卻總是存在著某種鴻溝,簡直像是在演奏不同樂曲似的。因此我一直極度羨慕那些能力足以登台表演的演奏者,還有天分足以支撐他們進入知名音樂學院的人。小時候如此,長大亦然。
那天,在網路上無意間聽到了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耳朵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蒐查,原來演奏者是Nicholas McCarthy──第一位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畢業的單手鋼琴家,他只有左手,現在不僅是一名職業演奏家,更屢屢在國際大賽中得獎,最近還才在英國諾丁漢完成一場音樂會,得到相當高的讚譽。一隻手究竟該怎麼進行變化複雜的樂曲呢?Nicholas他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如果你有學過鋼琴,便可了解單手彈琴是多麼不容易。首先,因為只有左手,為了同時演奏出主旋律及和弦,勢必要移動飛快,在琴鍵之間來回穿梭,這當然考驗著純熟度和肌耐力;第二,以節奏而言,兩隻手會比較容易去數節拍,也比較容易平衡,而單手就會有一定的難度。
可以想像,Nicholas的練習歷經著比一般人更多的挫折,但他拒絕放棄,為了自己對鋼琴的熱愛,日復一日地挑戰,終於在二○一二年的英國殘障奧運,和全球知名的酷玩樂團一同登台,這不只是一個夢想的圓滿,也為自己的鋼琴事業拉開序幕。
Nicholas顛覆了我們傳統所認定的鋼琴家樣貌,卻能帶給我們如同其他鋼琴家所能給予的美妙聽覺饗宴。他克服自己肢體缺陷,專注在熱切的追求上,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命運給了他一塊險峻的大礁石,他卻利用了礁石,成就人生中美麗的浪花。可見,人是可以掙脫先天的種種限制,端看他是否願意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