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桃園機場近年有多項重大工程,預估自行籌措經費多達兩千億元。為籌措建設經費,桃機公司研議調漲航機收費基準,最快明年起整體費用平均調漲二成,將提出「分兩年漲價」配套措施,第一年八八折優惠,第二年完全漲足,預估兩年可多收十五億元。此舉引發航空公司反彈,直言若漲幅度太高,成本恐反應在票價上,影響消費者權益。
桃機近年除第一航廈整建、機場跑道整修,還有第三跑道、第三航廈與衛星廊廳等工程,預估籌設的建設經費約一千七百三十五億元,財源將成為問題。桃機公司委外評估發現,桃機的航空收費遠低於鄰近國家主要機場,約為香港、新加坡機場六成,無法合理反應成本,著手研議檢討收費基準。
桃機公司表示,這波僅有航機降落費、行李設施使用費調漲,停留費和空橋使用費則降低,以飛機停留兩小時為例,平均漲幅百分之六至二十。為因應桃機停機坪空間不足,停留費雖調降,但飛機在機坪停留時間越久,費率更高。
國籍航空業者紛紛反彈,認為增加營運成本,不僅影響國籍航空競爭力,未來可能轉嫁消費者身上,票價會調整,希望桃機公司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