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的田裡一看,雜草和高麗菜共生共榮,卻讓人忍不住驚嘆,真是好有活力的高麗菜啊,紮紮實實,我開心的加入摘菜的行動,一邊注意技巧,一邊留心別被蟲蟲嚇跑。圖/雲晶
文與圖/雲晶
朋友從台北來到花蓮當農夫,說是要力行自然農法,為土地養命。十年一晃,少年變白髮,一路省吃儉用,縱有盈餘也全都投入農事裡,因而依舊口袋空空。
所謂十年磨一劍,問他這十年是磨出了什麼劍?他憨憨而笑:「天地之劍。人唯有尊循天地之道,才能共榮共存。」口袋空空,賺的又是什麼?他咧嘴而笑:「土地和人都健康,這就是賺。」
同行的人都默默無言,面對這樣的笑容,我們能說什麼呢?也只能傾其所能,盡力支持他而已。
到他的田裡一看,雜草和高麗菜共生共榮,卻讓人忍不住驚嘆,真是好有活力的高麗菜啊,紮紮實實,我開心的加入摘菜的行動,一邊注意技巧,一邊留心別被蟲蟲嚇跑。
其實高麗菜真正的名稱應該要稱為「甘藍菜」,是清朝時期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後來據說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大力推廣種植,並且宣傳說「此菜的營養好比高麗的人蔘」,於是當時台灣人就命名為高麗菜,但事實上,外國都稱為甘藍菜。
想到這甘藍菜,就想起小時候最喜歡媽媽做的菜丸子,只要將高麗菜和紅蘿蔔、芹菜切成細絲,拌入麵粉、水、鹽和胡椒粉,再用大火炸成金黃色,就是我們童年的零食了。那時候的零食,幾乎都是媽媽們手作出來的,單純又美味,不管是麵粉煎,雞蛋煎,都是快樂的回憶,很難想像現在的食品需要那麼多添加物,到底添加的是什麼?無非是貪婪、利益。
是否人與人之間,那單純的愛,已不復存在?如果你心中有愛有責任,會想要用化學來傷害別人嗎?咳,這問題是無底洞,時代變遷,人心也跟著變遷,總算千個幸好萬個感恩,還有人堅持著純天然的食物。
忙著摘取一顆顆高麗菜,雖然腰發酸,但摸到那沉甸甸飽滿的高麗菜,還是特別帶勁,毫不感覺累。儘管外皮都是蟲咬的痕跡,在我心中依然美味可口,種田的人對土地有愛,對眾生有情,種出來的蔬菜,怎麼看都很幸福。
摸摸泥土,我也跟著幸福起來了,想起老媽常叨念,外面的菜吃起來總沒什麼滋味,常是要靠調味料來「撐場面」,我忍不住要立刻抱著朋友種的高麗菜回家,讓老媽品嘗這無農藥無化肥,天生地養的好滋味,還要懇求,再做一次菜丸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