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昨召開環評會,審查亞泥西部復礦的羅慶仁、羅慶江案,決議該案繼續進入二階環評。環團一早前往行政院抗議,指出目前全台至少有一百九十五個礦場,卻只有百分之十五曾進行環評,許多山區礦場更侵犯原住民傳統領域,更直批日前收到經濟部公文,回應「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與環署堅持環評立場不同調。
由於去年關西石灰石採礦計畫展開環評程序,反對開發的環團與居民,一再要求行政院檢討西部復礦政策,並進行政策環評。六月,甫上任的環保署長李應元更明確宣示,已著手推動水泥採礦的政策環評,且將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未來要將所有礦業展延都將納入環評,預計半年可內完成。
但日前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卻收到經濟部對於亞泥西部復礦案的函文,認為「尚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簡單以一紙公文,不但打臉新政府,輕易推翻環保署與林全內閣的政策方向,更澆熄了礦場周遭居民,企盼改革數十年礦業制度的一線曙光。
環團表示,比對目前台灣礦場區位和原民會傳統領域調查結果,超過八成的現役礦場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卻從未踐行原基法二十一、二十二條原住民族知情同意權和自然資源管理權,完全漠視並剝奪原住民族的權利。
在審查會議上,業者委託簡報的新陽工程舉出,日本大分、福岡縣等地礦場都在市鎮旁,美國阿拉斯加州礦場裸露程度更勝他們的工地,強調他們使用的炸藥、水保程序皆符合政府標準,施工地會距離民宅二百九十公尺外,一次開採面積二公頃以下,降低對動植物生存環境的影響,並在六年內復育植被。
開發單位認為,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及初審主席呂欣怡介入初審會議,違反行政中立原則,開發案應重回初審小組審查。
環團強烈要求,行政院監督經濟部配合環保署進行礦業政策環評,並全面展開礦業制度的改革。環署副署長詹順貴也希望把礦業政策納入政策環評事項,「會據理力爭,但仍尊重行政院的拍板」。
政院跨部會協調
行政院高層表示,政策環評與一般開發環評不同,亞泥西部復礦案尚在環評,但若是要政策環評,將會涉及到整個國家的礦業,「院長林全將指定一位政務委員負責召集經濟部、環保署等相關單位進行跨部會協調此事。」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採礦業已非鼓勵發展的產業,行政院、經濟部皆未制定礦業發展的上位政策,以致欠缺可遵循政策進行政策環評,「這點與環保署立場不同,將交由行政院協調」。礦務局局長朱明昭表示,經濟部沒有反對進行政策環評,若行政院評估後,認為有必要訂礦業發展政策,以及進行政策環評,經濟部願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