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蔡英文政府力推年金改革,近日規畫將把勞保天花板拉高,讓高薪勞工退休後可領取較多年金。但國民黨智庫昨呼籲,除投保天花板外,未來改革還要以人均消費指數,設計年金給付地板,讓勞工退休後可維持最低生活所需。
國民黨智庫昨天舉辦「拒絕老後貧窮」記者會,肯定行政院與資方推升勞保天花板之提案,但必須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及勞保老年給付應設「地板條款」。
主持記者會的國民黨智庫永續組召集人陳雄文表示,目前勞保有每月四萬五千八百元的「投保薪資上限」規定,以此標準換算,工作一輩子的勞工,退休後每個月可領的勞保年金也不過一萬六千三百二十三元,職業勞工更只有一萬五千八百七十四元。
但陳雄文質疑,台灣省中低收入戶審查標準為每月收入一萬七千一百七十二元,主計處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一萬九千九百七十八元,都比勞保年金月最高支付額還高,試問這樣的給付額度如何讓勞工退休後生計維持,建議設計「給付地板」。
陳雄文也批評,蔡政府希望將投保薪資天花板拉高到五萬八千一百元,大家「聽起來很爽」,但配套是資方要將勞雇分攤比有二比七,調整成五比五,相當於要讓勞工勞保負擔一口氣提高三、四倍,勞工負擔反而加重。
為拉高投保薪資天花板,蔡政府還盼拉長平均月投保薪資採計期間,由目前的投保薪資最高六十個月,拉長至十年一百二十個月,因採計期往前延伸,陳雄文說,新制對低薪勞工只會更加不利。
此外,為讓勞保基金能永續運作,避免勞工失去老年經濟安全依靠,陳雄文也建議修改勞基法現行規定,讓政府負擔勞保最後支付責任,並要訂定財務撥補計畫。
對於近日年金改革會議中主張要推動農保、國民年金與勞保三合一的年金架構,陳雄文批評目前農保資金多由政府補助,國民年金也多是無工作者繳付,若未來與勞保三合一政策,將讓勞保分攤農保與國民年金支出,勞保原本不會倒也被拖垮。
台灣工會女性領導人協會榮譽理事長楊芸萍說,若未來月投保薪資拉長一倍成一百二十個月,換算中低薪勞工退休後領取勞保年金,恐怕不到一萬二千元,「勞工投保勞保希望保命,不要讓我們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