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延後到上午九時上課好不好?稍早國發會網路公共政策參與平台的提案引發熱議,超過五千人附議已經成案。高中生普遍認為,應取消早自習考試、晨間打掃等。
難道只有高中生需要延後上學?筆者認為這是通案,不應該只對高中開小門「優惠」,要嘛,就應統統延後,或是因地制宜實施。
高中生之所以提案「晚點上學」,理由是因為課業壓力而總是睡不飽,以致影響第二天的課堂學習。對於認真的學生,尤其是都會區的高國中生應該都有此共通感受。只是一旦「晚點上學」後,希望睡飽一點的同學可能因此較有精神,但會有更多通宵達旦逸樂的同學因此而不知節制,以及部分選擇夜間打工的同學為讓收入多一點改為大夜班,難道不是愛之適足以害之?茲事體大,實在不宜輕易允諾。
只要「晚點上學」,早自習、打掃與升旗等晨間活動都要取消,在這種環境下,何來「全人教育」的薰陶?所以即便是延後,八時到校,八時三十分開始上課,或許還算通情達理。
話說回來,最需要「晚點上學」的是小學生,特別是普遍因為睡眠不足導致健康欠佳與學習效果低落,如果各縣市教育局在獲得家長同意後,讓已經做好配套的地區逐一實施,基本上仍屬「實驗」階段,如果效果不佳,可在檢討後回復舊制。
教育部與學者專家、老師也要找出學生「起不來」的癥結點,如果是因為功課與考試太多,學校應請教師放寬與鬆綁,讓輕鬆學習與有效教學並備,這應該遠比單向思考「晚點上學」來得有意義與務實吧!
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