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際交流 教室在世界各地

曹麗蕙 |2016.10.03
860觀看次
字級
二○一六校長論壇移地南華大學舉行,親善大使進行校園導覽,介紹該校最具特色的e化教學環境「e學苑」。圖/南華大學提供

【記者曹麗蕙嘉義報導】「二○一六大學校長論壇」昨天移師南華大學舉行,各國校長與代表對於第二場論壇主題「如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都展現高度興趣,掀起一波波討論高潮,大家都期許能在教學、學術與師生交換上更進一步交流合作,甚至期待未來能以佛光系統大學為基礎,擴大成立世界性的佛教大學聯盟。

第二場論壇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主持,前西來大學校長路易斯.蘭卡斯特也特別以視訊方式擔任引言人。蘭卡斯特表示,佛光山編纂、現正進行英文翻譯的《佛光大辭典》是促進全球佛學研究的重要的工具,他也認為在少子化的今天,佛光山系統大學五校一體計畫,不僅能吸引學生就讀,未來也能培養出更多專業的在家眾參與佛教學術研究,相當具前瞻性。

另一引言人華梵大學校長高柏園則直指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是高等教育體系不可迴避的議題,除了知識與學術領域,多元文化的對話和交流更加重要,「台灣是通過文化、教育與國際舞台接軌,也因此這次論壇意義重大」。

他表示,佛光系統大學有實力擔任全世界佛教大學的平台與核心,期待未來能擴大跨校系統,甚至成立世界性的佛教大學聯盟,展現佛教在教育上更深遠的影響力。他舉例,聯盟內的大學可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如遴選各校頂尖學生在聯盟系統內跨國跨校就讀,「學生的教室將不限於一地,而是在世界各地」。

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回應,星雲大師希望明年續辦論壇,今年只是個起點,讓各校先能彼此了解在教學、研究、師生交換等領域上如何建立合作,相信未來將能一步步完成擴大跨校系統、成立聯盟的願景。

各國校長與代表也都對成立世界性的佛教大學聯盟、學生交換架構以及國際短期研修計畫回響熱烈。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系所所長柯若樸欣見聯盟的成立。他說,德國已有六校組成大學聯盟,進行學位合作計畫,包括佛學研究,學生至少要有兩年在不同學校研習,一次還能拿到多個學位。

德國漢堡大學Numata佛學研究中心教授邁克爾.齊默爾曼也指出,歐盟間也有類似的大學聯盟系統,但歐洲人並不是非常了解亞洲文化,甚至會忽視亞洲觀點,他希望透過更多的交流互動,能有所改善。

2加2學制 跨校認證學分

澳洲西雪梨大學助理校長藍易振則分享澳洲的國際短期研修計畫。他說,澳洲政府會提供獎學金讓大學生進行跨國學習的方案,雪梨大學也曾和台灣教育部合作,讓學生短期來台灣台南教授國小學生英文,學生返校後,都分享這是非常特別的經驗。

昨天參與論壇的校長、學者也都實地參訪南華大學,包括:e學苑、生命教育中心、創意中心、多媒體中心等,也紛紛稱讚南華是個辦學認真的美麗大學。

林聰明表示,希望透過校園巡禮和介紹,讓各校感受南華推動三好校園的力量,並將三好精神擴散到更多的國際大學中。而南華有二加二雙聯學制、三加一的跨校課程學分認證,以及移地教學等國際計畫,都能為未來跨國跨校合作交流,開啟更多可能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