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
中國即將崩潰?這是香港與台灣一些政界人士內心深處的信念與判斷。他們認為中國大陸的發展不可持續,認為它的政治體制是反民主、反人類,是獨裁、極權的延續,最後在內部的尖銳矛盾下,終將出現坍塌式的瓦解。
蔡英文和不少綠營的決策者,內心深處都有這樣的「中國崩潰論」的幽靈。從李登輝開始,就延續日本右翼勢力對大陸形勢的一種論述,認為大陸的內部矛盾太多,而這樣的一個龐大的政治力量,最後應該分裂成七大塊,才能生存下去。
這也是李登輝有名的「中國『七塊論』」。這論述的主要論據,就是認為這對日本的利益是最佳的結果,不會對日本構成任何的威脅。而在台灣一些綠營人士的心中,這也是他們奉為圭皋的「願景」。簡單的說,就是大陸愈亂愈好,無暇處理台灣的問題,也不會對台灣構成威脅。
蔡英文政府上任之後,對大陸的態度,不僅是不承認九二共識,骨子裡就是有一種期盼大陸即將崩潰的心態。這延續了李登輝的判斷,也延續了日本右翼的價值觀,認為北京政權是無法持續發展的。 而在香港,一些泛民力量也在不斷宣揚這樣的「中國崩潰論」,以作為港獨理論的基礎。公民黨的一位前議員陳家洛,就曾經提出,香港人可能一夜醒來,會發現「五星紅旗升不起來」,到時香港人要知道如何自處,要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些奇談怪論,也在網路上一些極端勢力的平台上,廣為宣揚,向青少年洗腦,追求香港獨立。這也導致今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一「國慶」那天,香港一些大學校園內,首次出現「香港獨立」的標語橫幅。
其實預言中國崩潰,十多年前一度是西方「顯學」。當時有一位美國華裔律師章家敦(Gordon Chang)就曾經寫了一本書,書名就是《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說中國的制度與發展,都難以為繼,最後只有在內鬥中分崩離析,因而美國和全球都要預作準備,面對十三億人在亂局中的變化,會不會影響美國的國家利益。
今天來看章家敦的作品,就會覺得是天方夜譚。恰恰相反,在過去八年間,中國的綜合國力飆升,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八年來建成的高鐵,長達二萬公里,居世界之冠,中國的登月和探索太空,也不斷出現突破。但最令全球重視的,則是大陸民間企業的崛起。
以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為主力的大陸民企,已經在本身領域中登上頂尖的位置。它們從十年前的「追隨者」到今天的「領跑者」,見證了大陸民間的創新能力與積極進取的勢頭。深圳是他們發展的重鎮,而這個移民城市,GDP的總量已經超過香港;深圳的南山區,由於高新科技的公司密集,它的人均GDP也超過了香港。總部設在深圳的騰訊,由於推出「微信」取得極大的成功,躍升為大陸市值最大的公司,超過了國企的中國移動和具有壟斷性質的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
其實大陸民間企業的興起,正顯示中國的特色,就是在市場機制的全球化競賽中,脫穎而出。中國正是在國企與民企的聯合推動下,展現了「後發優勢」,在國家發展的路徑上,後發制人。
因而今天的中國現實,正顯示「中國崩潰論」的崩潰。從李登輝到章家敦到蔡英文,都要面對一個他們不能不面對的現實。他們像一頭又一頭的「政治鴕鳥」,埋首在意識形態的沙堆中,看不清楚對手,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世界的局勢,最終只會在沙堆中成為全球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