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山教堂是以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藍圖興建的。
俄羅斯的宗教信仰以東正教為主,東正教這個名稱對台灣人來說,既遙遠又陌生,去過北歐及東歐的遊客,眼光無不被東正教堂屋頂上那些造型可愛的洋蔥頭所吸引,那種神祕又好奇的感受,總讓人激起一窺究竟的欲望。
東正教是由古希臘傳入俄羅斯的宗教,信奉主耶穌基督及聖母瑪利亞,俄羅斯的土地上處處可以看到東正教的教堂,大大小小,數目之多,不輸給台灣的宮廟、寺院。類似洋蔥頭的屋頂,造型各自不同,不但有型又有特色,除了吸引遊客好奇的目光,當遊客手持照相機在教堂外圍拍照時,無論站在任何一個方位,採取任何一個角度,拍下來的教堂及景色,都能使遊客滿意。
位於聖彼得堡的喀山教堂,建於一八○一年,建築風格以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範本,蓋了十年才完成,教堂的兩側由九十四根圓柱環繞,是此教堂建築最具特色的地方。另一個歷史上有名的浴血復活大教堂,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被殺,於一八八三年在被殺害地點興建此教堂,教堂呈現出馬賽克的藝術價值,非常華麗。
俄羅斯境內修道院很多,男女眾分開在各自所屬的修道院學習。有些修道院或教堂,對遊客要求較為嚴格,進門時,女眾需身穿長裙,包上頭巾覆蓋頭髮不覆面。男眾不可穿短褲及戴帽子,除了不可攜帶飲料食品及寵物,男女眾也不可在教堂或修道院內,手拉手或親密動作。通常教堂及修道院,在入口處會為女眾準備圍巾及圍裙,遊客使用後歸還。
幾乎所有供信徒禮拜的教堂,內部整面牆壁、柱子及天花板,都彩繪上聖經的故事,顏色鮮艷奪目,前方小型舞台,整面牆則彩繪聖經上的許多先知人物,供信徒祈禱敬仰。有些較知名的教堂,除了吊掛華麗莊嚴的大藝術燈飾,教堂內有類似佛教佛龕,這些佛龕有木造或銅製,手工精緻華麗,供奉瑪利亞或耶穌的雕像,每個教堂都設有形式不同的燭台,讓信徒買蠟燭供養。
筆者很幸運的在數次進入教堂參觀時,有三次正逢牧師帶領信徒做禮拜,主持禮拜的牧師身上披著金黃色長披風,頭上帶著高高的修士黑帽,背對信徒,一隻手上握著搖鈴,有位牧師則把數個小小搖鈴用繩子串成一串,握在雙手上;牧師帶領信徒們唱聖詩、聖歌、禱告,儀式結束時,牧師離開主持位置,分別從左右兩旁走向信徒,象徵性的拿著搖鈴,對著信徒們搖晃,似乎在為信徒祈福消災,牧師繞了一圈回到原來位置後,整個儀式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