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應縣木塔 世界最高木塔 |2016.09.29 語音朗讀 64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山西應縣木塔 世界最高木塔 圖/中新社 應縣木塔內第二層的佛像。圖╱新華社 應縣木塔一樓的釋迦牟尼佛像。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的山西應縣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的艾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近日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這座木塔歷經近千年的地震雷劈、槍擊炮轟,卻屹立不倒;此塔匯集建築、書法、繪畫之美,塔上的每個匾額、斗拱都大有來歷,是座名副其實的藝術之塔、文化之塔 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吳曉紅近日前往山西應縣,在塔前頒發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證書,由應縣木塔文物保管所所長王新軍接受。 歷經戰火、地震仍屹立 相傳應縣木塔是由出生在應州的遼興宗的蕭皇后倡建的,於遼清寧二年(一○五六年)建成,以作家廟彰顯家威,並有禮佛觀光和登高料敵之用,故時稱「金城戍樓」。 據考證,在近千年的歲月中,應縣木塔曾遭受了多次強地震襲擊,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高達十幾次之多。《應縣志》記載:「元大德九年四月已酉,大同路地震,有聲如雷,壞廬舍五千八百,壓死者一千四百餘人」;「元順帝時,地大震七日,塔旁舍宇,盡皆傾頹,惟塔屹然不動。」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陽高一帶的幾次大地震,均波及應縣,木塔大幅度擺動,風鈴全部震響,持續一分多鐘。過後,木塔總是安然無恙,仍巍然屹立。 除天災外,應縣木塔還屢受戰禍侵擾。一九二六年,馮玉祥的軍隊向山西發展,遭盤踞於此的閻錫山死命抗拒,馮閻大戰在此爆發。這次戰爭,木塔共中彈二百餘發,大受創傷。一九四八年解放應縣時,守城的國民黨軍隊以木塔為制高點設立機槍陣地,木塔被十二發炮彈擊中。奇怪的是,顆顆炮彈都穿塔而過,皆未在塔中爆炸。 應縣木塔能經近千年的天攻雷擊、人間戰火而不毀,也就難怪民間百姓把應縣木塔與正定菩薩、滄州獅子和趙州橋一起歸為「華北四寶」了。 應縣木塔全靠斗拱、柱梁鑲嵌穿插吻合,不用釘不用鉚。據專家統計,應縣木塔共使用五十四種、二百四十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稱「斗拱博物館」。 從上世紀起,許多專家學者對木塔千年不倒之謎,進行了潛心研究和探索。木塔之所以能抗這麼大的地震,現代科學已找到答案,這是因為木塔明層夾暗層,形成了剛體結構和柔體結構的有機結合,每遇大地震,便能將巨大的衝擊釋放掉。 遼代藝術寶庫 人類奇蹟 一九七四年,在整修塔內塑像時發現了一批遼代刻經、寫經和木板套色絹質佛像畫等珍貴文物。其中,遼聖宗統和八年(九九○年)的刻經和統和二十一年(一○○三年)的《契丹藏》,堪稱海內之孤本。這些遼刻彩印、文物中以經卷為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三十多公尺,實屬國內罕見,為研究遼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台灣著名古建築學家李乾朗談到應縣木塔時,用「感動」形容其建築之難,並直言「中國最好的建築在山西」。他坦言,在當時那個年代,以純木結構建築而成實屬可貴,正因為其建築之難,稱其為人類奇蹟也不為過。 李乾朗介紹道,應縣釋迦塔立於佛宮寺的中軸線上,保存遼代以佛塔為核心之布局特性,它的構造極為復雜,外觀五級六檐。各層所供佛像不同,禮佛者從一層的顯宗逐層拜到五層的密宗,完成顯密圓通之境界,反映遼代大乘佛教思想內涵。 前一篇文章 南非光明和平節 茶禪靜心 下一篇文章 增長菩提心 巴西短期出家圓滿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浴佛、蔬食、音樂會 旗山禪淨中心慶佛誕佛光山慶佛誕 僧信浴佛身心清淨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清德寺三好青年羽球賽 以運動傳遞正念佛光會北區幹部心之旅 經驗傳承共同行佛佛光山適耕莊禪淨中心 新據點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