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去剪頭髮,身為設計師的老闆,幫我剪頭髮,還分神斥責助理:「妳們沒看到老師很忙?還在聊天!」他吩咐的事情都很基本,遞吹風機、幫客人倒茶、掃地等。
老闆忍不住向我抱怨:「現在年輕人一點上進心都沒有!」我說:「他們若不想學剪髮,只要學會洗頭就好了嘛。」他說:「他們連最基本的掃廁所,這種助理分內的工作都不願意做,跟我爭執為什麼要每天掃廁所,誰家每天掃廁所。」
老闆繼續說:「尾牙前夕,特別鼓勵助理,背誦美髮產品,有大獎。」助理回說:「為什麼要背,我不背,我不去尾牙了。」聽到這裡,我忍不住問他:「你找不到其他洗頭小妹嗎?」他說:「真的找不到!只能找到沒有能力升學又無法好好工作的人。」我透過鏡子,看著兩位打扮光鮮亮麗,嘻笑怒罵著,完全無視客人的觀感和老師的憤怒,幼稚又不貼心的女孩,真讓人難有喜好之情。我思索著,有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嗎?
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原則福至心靈,也就是「第一個去愛」和「重新開始」的思想。不計算誰對誰錯,決定自己先跨出愛的第一步;不再以過去的種種評價對方,以第一次認識時沒有成見的眼光去信任對方。
在這種緊張又讓人生氣的局面,我想要老闆去愛眼前這麼不可愛的人,我是瘋了嗎?還是我以為他是神?但我能確定的是,不扭轉局面,老闆、助理和客人三輸,惡性循環,死局啊。
我開始問老闆:「你為什麼會做這份工作?」 他說:「我媽媽是嚴重的智能障礙者,爸爸是年紀很大的老兵,外婆把媽媽嫁給爸爸,媽媽不知道自己有小孩,因為她根本不認識這個世界,爸爸年紀太大無力照顧。小時候外婆帶我,小學便輪流寄宿舅舅家,常被罵得一無是處,各種虐待更是家常便飯。為了離開舅舅家,必須找一份提供吃住的工作…。」我話鋒一轉:「你覺得這兩個女孩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在乎他們的死活嗎?」沒有人比老闆更懂這句話的涵意。
談話過程中,有時我提高聲量,故意讓兩位女孩聽到,例如:「有這兩位女孩幫忙,客人不用等那麼久了,也真是好幫手啊!」或者「謝謝老闆我太喜歡你幫我弄的髮型了,你技術真好。助理們真有福氣,這麼年輕就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若能學得你這身本領,一生都無憂無慮了。」
要講出兩位女孩的優點還真不容易,我盡量不想她們那些讓人討厭的作為,想著他們應該幫老闆解決哪些問題?雖然她們還沒做到,但要讓她們感覺到,她們有能力幫老闆解決問題,且客人會滿意。
頭髮剪好、圍布拿走後,我的頭髮飄在裙子和鞋子上,我決定不叫老闆,我說:「兩位小姐,可以幫我把裙子清理一下嗎?」兩人咻的起身,一個拿吹風機、一個拿刷子,敏捷的速度和振奮的態度,嚇了我一跳。
離開時走到門外,我跟老闆說:「你現在帶領十四、十九歲的助理,這是人生誤入歧途風險最高的時刻,你願意接受她們在這裡工作,非常了不起。」他點點頭,擁抱我道別。
我認為「愛」是痛苦最好的解方,但要別人也相信愛、付出愛,談何容易?這是對「人」的一份信心,相信每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更相信人會相信愛。也許哪天當你感覺愛不下去的時候,不妨試試「第一個去愛」、「重新開始」,嚇嚇不相信愛的人,也突破自己的生命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