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開館

執筆人/路寒袖 |2016.09.20
1159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路寒袖
八月二十六日台中文學館全區開幕啟用,不僅是台中文學的重要里程碑,對台灣文學史而言,也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

從日治時代開始,台中文學就屢屢引領全台風騷,當時北中南三大傳統詩社瀛社、櫟社、南社,就屬中部的櫟社成立最早,最具批判抗議精神,影響力當然也最鉅。像各縣市文化局(以前為文化中心)頗受肯定的核心業務之一「作家作品集」,便是台中縣首創。

這兩年來台中市文化局也有許多創舉。一九二一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霧峰林獻堂擔任首任總理,為啟蒙台灣人的民族主義,這群「文化先仔」的成員四處奔走,推廣《民報》、創立台灣民眾黨、開設中央書局、募建台中一中、進行一系列的啟蒙演講,文化、農民、教育、婦女、學生、議會請願等議題,如一把把的火炬照亮全台灣,在在都讓台中成為最有文化、進步思想的城市。我深知演講的影響力,於是仿傚台灣文化協會,創辦「百師入學」,每年敦聘一百位知名作家、文化人進到台中山屯城區的校園、藝文空間分享他們豐富的人生經驗、專業智能、創作心得等。

另外,連續兩年讓作家身影登上公車車體廣告以宣揚文學,隨著公車深入大街小巷、山巔海角,行駛三十萬公里路,在文化界掀起熱議。前不久還與紅茶業者合作,將詩人的照片、詩作印於產品瓶貼,稱之「詩人紅.茶」。或「媽祖隨香」徵文,不僅活動是全國首辦,更摘錄得獎作品印製文卡,置放於台中知名的糕餅禮盒裡,讓文學走進一般消費族群。

而出版的成績尤為亮眼,新版的《台中文學史》(廖振富、楊翠合著)超越地方文學史純時間軸的書寫概念,另闢議題分類的平行軸線,雙軌進行,內容交織對照,至為紮實。《台中文學地圖》以作家的生命歷程、代表作品映照城市空間,除了繪製出文學輿圖,也是作家的微型傳記。《我的初書時代》則邀請作家現身說法,自我述說出版第一本書的背後故事。

台中文學館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警察宿舍,一九三二年竣工使用,後來朽損塌壞,甚至祝融紋身,原擬全區拆除,經民意代表、文化界力保,終於留下六棟做為文學館,其中文學主題餐廳、研習講堂各一棟之外,常設展間有二,主題展一,兒童文學區與行政辦公合而為一。

台中文學館的啟用其實分兩階段,去年四月庭園與館舍主體結構修復完成,乃先行開放戶外空間,亦即文學公園,室內則加緊裝潢與布展的工程。孰料文學公園一開放立即躍居旅遊新亮點,打卡、coser(角色扮演)拍照者絡繹不絕,而且每天幾乎都有婚紗業者來此攝影,對於空間的經營,我訂有一指標,稱之為「婚紗指數」,台中文學公園早就達標。即便只開放戶外空間,但台中市文化局已同步進行保溫的諸多活動,利用不必施作的研習講堂與文學主題餐廳,前者每周舉行演講、新書發表會、讀詩會、研討會、文學音樂會……等,後者則辦各式展覽。

眾所周知,日式宿舍的空間皆窄仄,因此內部的展覽規畫便煞費苦心,必須利用科技的優勢,如電腦可容納繁複的資料,而互動裝置不僅讓看展活潑化,也藉此讓苦心蒐集的資料發揮其效益。常設展以時間和空間呈現台中文學的發展與特色,也介紹作家的作品與土地的關係。

開幕第一檔主題展的主角則是楊逵,他雖台南新化出生,但大半輩生活、創作都在台中,連離開人間時也在台中,他一生為公理正義打拚,為弱勢奔走,坐遍了日本殖民政府與國民政府的黑牢,然而永不屈服妥協,真正是壓不扁的玫瑰花,堪稱台中文學的表徵。

所以,這樣豐富的文學館,豈能不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