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民黨積極備戰二○一八縣市長選舉,推出「預選制度」,也希望拉抬同時舉辦的縣市議員選情。黨組發會近日研擬「武林(五○)計畫」,粗估要培育五十位縣市議員年輕戰將,在劣勢或艱困選區開疆闢土,預計下個月啟動。
國民黨組發會主委張雅屏表示,已請各地方黨部推薦人選,再由中央黨部舉辦長期研習活動培育戰力,之後依個人強弱項,由地方黨部展開「客製化」輔導,補強外在形象、地方經驗或議題能力。
張雅屏說,不論是退休的軍公教人員、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或是已有相當政治歷練的國會助理,都是「武林計畫」潛在對象,但前提是選區要接受黨中央統一安排,也要能接受「黨的黨綱與政綱理念」;且有意參與「武林計畫」的人,培育中期必須提出競選計畫,供黨綜合評估、媒合合適選區。
張雅屏說,「武林計畫」是參考總統馬英九一九九八年參選台北市長時,黨同步提名當時仍為政治素人的王浩、林奕華、賴素如、陳惠敏、吳世正與陳孋輝組成「好小子」問政聯盟參選的成功範例。
至於縣市長「預選制度」,非每個縣市都辦,會視各縣市情況綜合評估,初步規畫人選的產生為推薦制,最晚今年十月間就要登記表態。
為鼓勵新人,參與預選者可獲得黨部提供的相關活動訊息、參加黨部舉辦的政策說明會;也可自費參與黨部辦理的四次民調。
不過,已表態參選台北市長的北市議員鍾小平明言不支持,他說,預選出來仍要進入初選,且這是不尊重下屆黨主席的提名權,「不該辦,也不該想」。曾參與台北市長初選的前立委丁守中也質疑,預選制度是為新人量身訂做嗎?
中常委李德維則認為,能出來選縣市長的都是大咖,預選制度應用於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里長選舉等,愈能給年輕人機會的預選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