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金門邱良功母節孝坊下方的石獅(右)中秋節過生日,為了趕在秋節為石獅「穿新裝」,金門陶藝家王明宗(左)和助手趕工彩繪。圖/中央社
金門邱良功母節孝坊下方,沒有彩繪的石獅,其樸實原貌。
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今天是中秋節,相傳金門邱良功母節孝坊下方的彩繪石獅生日就在這一天。本地陶藝家王明宗為它換上新裝,鮮豔的色彩,令民眾耳目一新;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破壞古蹟,不以為然。
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下方石柱有四對夾柱石獅,八隻中有一隻與眾不同,全身塗滿豔麗色彩。傳說它是金門風獅爺界的獅王、獅首,生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每逢中秋節,附近商家都會來祭拜它,甚至還會演傀儡戲,為它過壽。
一般金門村落的風獅爺很少彩繪,多半只是披上不同顏色的披風;經過風吹日晒,披風破損後,再換上新披風,彩繪石獅子並不多見。
有「風獅爺傳人」之稱的金門陶藝家王明宗說,附近的店家多半把這隻石獅子視為守護神。此外,民間傳說太陽和月光會照射到這裡,石獅吸收了日光精華,所以全身光鮮亮麗,為這尊石獅子增添了神話色彩。
另外,當地也相傳,這尊石獅是邱良功母親的化身,有「石獅仙姑」之稱。
究竟這尊石獅何時彩衣上身?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王明宗說,就像人要衣裝一樣,石獅也要適時換上新衣;他是在三十多年前開始為「石獅仙姑」上色,上次是民國一○二年九月彩繪。
時隔三年,王明宗再為石獅換成新裝。這次的主色調是深藍色,相當搶眼;他說,以漸層上色手法可以讓石獅更立體、更有動感。
為了趕在中秋節為石獅「穿新裝」,王明宗和助手連日彩繪,總算在十三日完工,他說,「可以讓石獅過一個美麗的秋節了」。
不過,王明宗為石獅彩繪的舉動卻惹來破壞古蹟的罵名,文化局也派員表達關切。
王明宗說,不是他想畫不想畫的問題,他是應牌坊周邊鄰居請求而彩繪,並說,以前畫的時候沒有文化局,現在也不知道文化局有意見。
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文化部文資委員不認同彩繪石獅,但是尊重這項民俗活動;而他也希望顏色可以淡雅些,稍微修飾即可;畢竟現今社會色彩太多,已造成干擾。文資局表示,局長施國隆尊重地方民俗,「不會不允許」類似舉動,但必須先報備,請文化局必須正式發函。
王明宗說,其實清朝時代這隻石獅就曾上色,他「不是破壞古蹟,而是發揮祖宗精神」,請文化局通融一下,畫完這次,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