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博愛座存廢議題延燒,民眾在國發會「提點子」平台提案廢除博愛座,突破五千人附議門檻,主管機關須在兩個月內回應。交通部政務次長昨表示,博愛座應繼續實施,不要因噎廢食,而台鐵規畫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本月底試辦。
從北一女學生坐博愛座遭羞辱,到台師大視障生坐博愛座被要求起身,近日幾樁事件讓博愛座存廢議題再度受到關注。
有民眾八月三十一日在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各項公共運輸工具上博愛座之設置」,至昨晚已有逾七千八百人附議,通過五千人附議門檻,相關主管機關須在兩個月內、十一月七日前回應。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昨表示,博愛座就是優先座,這樣的文化很好,應繼續實施,往前了就不要再回頭,「不要因噎廢食」。
王國材認為,前陣子發生的事件是少數個案,若把博愛座取消,問題將更嚴重,造成不管坐在哪都有讓位的壓力;目前博愛座設置在靠門位置,對需要的旅客而言較便利。
王國材表示,台鐵規畫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讓適用範圍更廣,本月底上路。
台鐵改設優先席
月底試辦
台鐵規畫仿效日本,試辦將博愛座標示改稱優先席(上圖/中央社),博愛座字樣仍保留,但字體較小;將設置在去年增購的EMU800型電聯車上,月底會投入營運。台鐵表示,新的優先席除了身障、孕婦等圖示,也會增加內部器官障礙者圖示,讓有需要的民眾都能使用。
台鐵局副局長鹿潔身說,無論博愛座或優先席都立意良好,仍有許多乘客有需求,不需要廢掉;至於「優先席」是否擴及其他車種,將再評估。
台北捷運、北市公運處則表示,博愛座是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規定設置。
衛福部社家署表示,若要廢除博愛座,必須通過修法,得先取得各界共識才能為之。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說,博愛座是為了優先給體弱民眾使用,沒想到變成道德壓力,誰坐上位置,就被其他人盯著看。陳素春建議大眾運輸工具效法台北捷運,利用識別貼紙或別針,讓弱勢民眾能「安心」坐博愛座。
二○一三年,身障權益保障法增列規定,只要沒有對號座的大眾運輸工具,包括鐵路、公路、捷運、空運、水運等,都應提供博愛座給身障者及老弱婦孺,比率不得低於總座位數百分之十五。
民眾鄧先生認為,博愛座不管標示哪種圖樣,原意就是讓不方便的人坐,但部分的人可能有難言之隱,民眾不應當「正義魔人」,對「看起來」好手好腳的人開罵;他認為,政府應想辦法讓博愛座更友善,或教育民眾「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