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社工 600長者的「垃圾桶」

 |2007.04.09
3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在內政部中區老人之家擔任社工七年多的曾素娟,照顧的清一色是六十五歲以上低收入老者,年紀約三十出頭的她,已輔導過六百多名老人,與張文厚成為內政部直屬社福機構「唯二」的績優社工。曾素娟對老人很有一套,老人很喜歡對她傾吐心聲。

剛擔任社工時,曾素娟在遊民收容所服務了一年,現在專門照料老人,最令她頭痛的是自我封閉、古怪難伺候的爺爺奶奶;他們行動與智力退化,須隨時關照。

她在中區老人中心和另一位編制社工員各負責一百三十位老人,雖有約聘的輔導員分攤,負擔依舊沉重。這群銀髮族多是子女無力照顧,或是無子女;有人年少時曾經不可一世,臨老淪落到老人之家,有人意志消沉在等死,有人卻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

忙歸忙,還是有成就感,曾素娟最近忙著訪視一對即將入住的老夫妻,超過七十歲的李爺爺之前曾經入住,卻一天到晚請假外出,後來竟然離院,經她明察暗訪,原來李爺爺是要照顧臥床的老伴,這對老夫老妻早年經歷一番風雨,從富商到貧戶,一度離婚,三年多前又再結一次婚,有慢性病的老伴已經能起床,兩人即將共同搬進老人之家,共度餘年。

「樂觀的老人是老人之家的寶」,曾素娟說,十五年次的莊婆婆,住在老人之家快二十年,很注重穿著打扮,她可是有師範學歷,當過很多年老師,把整齊的儀容當做禮貌;上妝、戴戒指與耳環,整體造形頗入時,老人之家拍刊物封面都會找莊婆婆,算是「代言人」。

曾素娟表示,莊婆婆受日本教育,很會唱日本歌,常上卡拉OK歡唱,是個快樂的低收入戶。獨居老者每個人都有坎坷的故事;照顧老人每天都像在「聽」連續劇,讓他們開心過日子是最大的成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