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奧賽 我奪4金10連霸

 |2016.08.28
1789觀看次
字級
我國代表團參與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四位選手黃家冠(左起)、劉若愉、許育綸、陳允中全獲金牌。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代表團參加二○一六年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傳捷報,四名學生選手全部拿下金牌,讓台灣蟬聯十屆世界第一。其中選手黃家冠個人世界排名拿下第一名,他說,「我生活在地球上,本來就要對自己居住的地方有所了解!」另三位選手許育綸、陳允中、劉若愉個人成績囊括三、四、五名,寫下傲人成就。

台灣自二○○七年參加國際地科奧賽,至今累積獲二十九金、十一銀,連十年國際排名第一。

就讀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中、升三年級的黃家冠表示,他從小對自然科學有興趣,常看相關書籍;國中九年級時遇到充滿熱忱的地科老師,啟發他對地科的興趣,現在他出去玩時,都會習慣看看路邊的石頭;上高中後,開始參與各種競賽,研究時遇困難、不斷修正,到最後有所成果,這樣的歷程讓他充滿喜悅與成就感。

愛看路邊石頭

黃家冠抱個人冠軍

黃家冠說,這次比賽時感覺表現不差,但沒想到能有這麼好的成績,非常開心。他已立定志向要當地質學家,目標就讀台大地質系,或是直接出國深造,「未來我希望繼續走在自然科學這條路上,探究這片科學領域 」。

另一位選手許育綸,就讀台南一中,喜歡所有能應用在生活上的學科,從小父母親就帶著他台灣走透透;他生活體驗豐富,也愛看電影、吃美食,用五官感受周遭的每一件事物。

台中一中學生陳允中,本身是鐵道迷,最愛騎腳踏車去拍攝每一個車站,台灣有一半的車站都已拍過。出門旅行時,他都會仔細觀察自然環境和交通路線,加強生活經驗。

就讀北一女中的劉若愉,國中前比較愛文學,後來受老師啟發,接觸科普讀物。她最初參賽的原因令人會心一笑,坦言高一時受到「冷氣」和「公假」的誘惑,才報名校內地科能力初賽。

奧賽帶隊教授、中央大學大氣系教授林沛練說,四位選手都很有「團隊感」,願意互相討論和分享,是最可貴之處。

林沛練表示,以前地科奧賽領域畫分得很清楚,包括大氣、地質、氣象、海洋、天文等;去年開始轉變為跨領域,重視整體概念,例如有一題地球科學的循環和交互作用,包括風、海水如何影響地表,答題時必須將各種觀念融會貫通。

林沛練說,台灣教育的體質不錯,地科知識融入在各科課綱中;而台灣的天然災害,包括颱風、地震等,也成學生生活經驗和學習的一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