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
周日到惠敏家拜訪,看到她家裡聚集了好幾位年輕人,廚房裡也擺放了好多未烹調的食物,我開玩笑地說:「家裡要辦桌啊?」惠敏笑咪咪地答:「今天我們家是『中央廚房』也是『宅急便』。」怎麼回事?聽得我一頭霧水。
經由惠敏解釋後,我才明白:原來有一群熱血青少年(年齡從十三歲到十八歲),他們知道社區裡有獨居老人,平日在飲食方面大都「敷衍了事」,甚至饔飧不繼,於是他們集資集力,每個月一次借用惠敏家的廚房,由草擬菜單、採購食材、下廚烹調到將熱騰騰的食物送到老人面前,都是由這群青少年「一貫作業」。
這麼熱血的小伙子實在令人感動,聽說他們不只送餐,還陪伴老爺爺、老奶奶一起吃飯及聊天,就讀高一的小雯說:「常常用餐完畢之後,老人家會握著我的手道謝,有時,還一邊流眼淚,一邊說要認我做孫女。」接著小雯又分享:「參與這項活動之後,我才了解老人的內心有多麼寂寞!多麼需要晚輩的噓寒問暖。」
曾在火車站看到年輕人幫長者扛行李;而今又知道他們願意為老人下廚,除了拍手叫好之外,更希望這些美好的「點」能連接成「線」,最後變成「面」,那將是大家的福氣。